书中有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贺志辉

《教育导报》
2020年第29期(总第3446期) 导报四版

《劝学诗》中,说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是指封建时代读书可以获得的功名利禄,但这些功利性的诱惑反而忽视了读书真正的好处。人们能从书中获得的,远比功名利禄深远、厚重。

书中有新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是自学自得的行为,能够让人尽快地获得新的知识、间接经验和智慧,吸取判断、表达和行动的营养,助推自身发展。书读得越多,视野就越开阔,眼界就越高远,胸襟就越宽广,就会走出在屋檐下抬头望见的那片天,了解事物的异同,拥有更多发展机会。当然,“书是前人经验的账簿”,读者不能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砌起墙头来,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一番仔细的甄别和思考,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书中有方法技巧。万物皆有运行规律,人类存在共通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得运用方法。通过读书而比较简便地获得他人的方法、技巧,通过改进,可以少走弯路,器利事善。也许你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因为读到某本独辟蹊径的书,顿时豁然开朗,再加以触类旁通,那活性的种子就可能滋长出学问思想的胚胎,营造出别样洞天。

书中有大美。阅读是一个敲骨吸髓求知味的过程,吸取的营养犹如浓荫下筛出的万点金光。在阅读中,可以领略语言深处的“骨力”“神韵”和味道,感悟先哲们的睿智、哲思和权变,欣赏日月星辰、万千山河、风花雪月的自然美和以真善为核心的社会美,感受缜密推演和探赜索隐的科学性,体验百转千回的动人故事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感知历史的离乱兴衰和人物的悲欢离合,拥抱作者的才情趣味。……它们让你入情入境,心潮澎湃,如痴如醉,令你拍案叫绝,快意熨帖,难怪古人“宁可三日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书”。

书中有格局。人之格局境界的提升不能寄望于上苍的开示与恩典,只有通过读书,与圣哲为伍,与大师对话,与智者交流,才能逐步达成。你读过什么书,气质里就会藏着那些书的独特的美。在书中不断汲取智慧和高尚修养,灵魂会得到净化、拯救和赎回,高境界和大格局会不速而至,仁爱、淡定、谦逊、坚毅、儒雅等品质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私、浮躁、狂妄、怯懦、粗俗则会黯然褪去。人如果挣脱了名缰利锁,自然会去追求诗和远方。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