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暑假见闻分享会”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前屯小学 郭英超

《教育导报》
2025年第69期(总第4084期) 导报三版

暑假即将画上句号,“开学第一课”已经提上日程。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课堂多教师唱主角,学生做观众。这样的第一课,学生很难收心,并对新学期意兴阑珊。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关注点也不同,他们独特的见闻和感受都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师如果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和创造,它们就会成为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我每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都是“暑假见闻分享会”。为此,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安排学生准备:回忆暑假经历,梳理难忘瞬间。鼓励学生制作暑假生活快闪快报,分享自己的见闻与感受;鼓励学生制作 PPT,进行课堂微讲解;鼓励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思,和同学交流成长感悟。学生有真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素材,能够做到“有话可说”。

我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开学第一课”,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分成若干小组。如旅游组,介绍“打卡地”的大美河山,讲述旅游见闻;美食组,介绍都市乡村“舌尖上的美味”,让暑假的松弛记忆融入市井烟火,感受风土人情;文化组,分享观看的影视、阅读的书籍,交流感触点,微言抒感想,做“文化小导游”;社会实践组,交流不同的生活场景,分享“有温度”的切身体验;综合组,展现生活中的不同层面,传递社会温度,让“沉下去”的书本“立起来”。通过小组交流、课堂汇报,确保了“开学第一课”“活起来”。

课堂上,学生或用心讲述,或侧耳倾听,在交流中绽放出美丽的成长之花。教师参与其中,巧妙引导,让资源在互动中“充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你的暑假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假期生活有意义,今后的假期该怎么过?”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留意身边的事物,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感知;教师要将学生的见闻素材转化成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播下学习的“种子”,为新学期创设良好的开端。

“分享暑假见闻”作为“开学第一课”,一方面,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接地气”的课堂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深受学生喜欢。另一方面,学生对同龄人独特的经历和感受充满了新鲜感,能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多种能力。

暑假不是教育的“暂停期”,而是教育的“蓄力期”。教师要做教育的有心人,巧用资源,让暑假见闻成为点亮学生人生课堂的“星星之火”。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