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组织20名辅导员到企业挂职锻炼

走出“象牙塔” 取回“育人经”

《教育导报》
2025年第69期(总第4084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记者 葛仁鑫)“同学们马上大二了,对就业和职场还不是很了解,我替他们先去试试水。”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文强说。

这个暑期,西南交通大学首次在校级层面组织20名优秀辅导员到企业挂职锻炼,挂职单位涵盖轨道交通、国防军工、航空能源、信息科技等行业,包括央企、国企、优质民营企业、地方政府人才机构,遍及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

文强从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成为辅导员,熟悉专业知识是他的优势,但没有在行业一线工作过成了他的遗憾。“跟学生讲行业动态时,没有切身的从业体验,总觉得缺点什么。”文强介绍,此次前往专业对口的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为期2周的挂职锻炼,正好填补上了这段“人生空白”。

往年,西南交通大学部分学院已经有过辅导员挂职锻炼的尝试。该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汪宣霖,去年暑假在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挂职1个月,担任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汪宣霖从法学专业毕业,此前在辅导计算机专业学生时,总感觉有层专业上的“隔膜”。“挂职时我完整跟完了企业从校招到新员工培训的整个流程,第一次真正站在用人方的立场上,看一线需要怎样的人才。”汪宣霖谈到,现在和学生谈起行业前沿时,不再是给出模糊的概述,辅导针对性显著增强。

“‘懂行’的指导者才能为学生精准‘导航护航’。”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米艳介绍,辅导员在挂职期间,除了完成挂职单位的工作以外,还承担着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设置,收集人才培养建议,联络校友等任务。为做好组织保障,西南交通大学制定了辅导员挂职锻炼实施方案,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该项工作的开展,“以后,我们将推动更多辅导员下沉一线,覆盖更多的企业、行业和地域。”米艳表示。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余敏明说,辅导员以“躬行者”之姿扎根一线,能够更好地成为学生发展的同行者,学校将通过辅导员挂职搭建起的“桥梁”,进一步把行业前沿,尤其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成功案例转化为育人元素,将校园育人小课堂延伸到社会育人大课堂,推动思政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择业就业。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