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1年第118期(总第364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放手,孩子才会长出力量
■毛学英
《教育导报》2021年第118期(总第3646期) 导报二版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

父母与孩子最适宜的距离,是儿时的亲密陪伴和长大后的得体退出。让孩子学会独立,是家长必须给孩子上的重要一课。

网络上,曾有人提问:“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财富是什么?”有一条获得很高点赞量的回答是这样说的:“父母能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一张存折、一份工作或者一张房产证,而是立足社会的素养,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好选择。”

前几天,儿子和同学一起去外地参加了一个活动,时间不长,为期一周。出发前的晚上,他自己收拾好行李和个人物品,没让我操一点心。从他上小学开始,我就注重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上小学二年级时,只有7岁的他独闯北京,一个人坐飞机、一个人和陌生人相处、一个人照顾自己。后来,当我们一起去周边地区旅游时,都是他来规划行程,买票、找住处,这些点点滴滴的经历都培养了他的独立能力。12岁时,他又完成了一个人生的“壮举”:独自一个人去千里之外的姥姥家接回了年仅3岁的弟弟。有了这些经历,每次出门,我只需要在他身后给他支持,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他独自去完成。

一个星期的活动,儿子把自己的时间打理得井井有条,可和他一起去参加活动的同学的妈妈就显得过于焦虑。先是关于改动车车次的事,当她看到别人都改了行程,只有两个孩子的行程没改之后,就不停地打电话跟我反复确认,让两个孩子一起走,千万不要把她家孩子落下。我不停地安慰他,孩子们一定会处理得很好的,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老公偶尔也会问我:“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是不是对儿子的关心太少了?要不给他打个电话问问?”我说:“我觉得不用,我相信儿子的能力,如果他有需要,他会向我们求助。即使因为时间的问题他可能错过车次,但他一定能想到办法安全归来。”

果然如我所想,儿子回家后告诉我们,他们路上一切顺利,自己吃饭,自己去车站,自己找站台上车,他和同学正好做个伴。听了儿子的话,我更加释然了。

杨绛的父亲杨萌杭曾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父母经常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忘记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没有意识到独立自主的能力才是孩子在未来遇到困难挫折时最大的底气。最初把儿子推出去,我也有许多不放心,也怕他发生危险。让儿子一个人独自坐公交车、独自去点餐吃饭,这些大人们看来特别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却是一个挑战,对于家长的心态更是一个挑战。最初,从孩子离开家门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担心,毕竟当时的他才6岁。可当他安全归来,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我细数路上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他是如何在公交车修改线路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目的地时,那一刻,我觉得我做对了。

其实,放手比不放手要难得多。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唯恐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危险。放手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犯错、可能会受伤,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到的要比失去的多得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挫折、不亲自动手去做,何谈收获?与其让孩子成为躲在父母羽翼下的雏鹰,不如放手,让他们成为翱翔在天空的雄鹰。

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生,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去面对这个世界,如果父母一直舍不得放手,孩子只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当有一天,你想要放手时,却为时已晚。

还记得多年前看《家有儿女》,其中有一集,妈妈刘梅想让儿子刘星跟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学习,因为儿子的学业实在让妈妈操心。可当这个孩子出现在他们家时,除了学习成绩让人称道外,其他的生活能力让人目瞪口呆,这个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看过太多的例子,因为父母的过度操心,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只要学习好,其他事情都可以不做,最后硬生生地把孩子养成了生活的“废人”,长大后没有独自去面对世界的能力。

人的一生,有些路要自己走,有些苦要自己尝,有些事要自己做,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孩子尽早地推出去,在背后默默地给他们支撑,让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放手,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