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84期(总第373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为亲子关系 “通风换气”?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吴淑玲
《教育导报》2022年第84期(总第3732期) 导报三版

“我家的‘小神兽’最近总是各种躁动,频频‘出招’,我真的招架不住了。”“我们一边要居家办公,一边还要辅导孩子学习,真的压力山大啊!”9月,由于成都市疫情反弹,学校不得不延迟开学,孩子们居家学习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不少家庭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从“父慈子孝”变得“鸡飞狗跳”。

案例一

一场作业引发的“家庭大战”

一位妈妈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因为她最近在家辅导孩子上网课,可是孩子很抵触她的管教,做作业拖拉,对学习突然没了兴趣,还会顶嘴了。前一天晚上两个人大吵一架,孩子把房门关了,过了很久才肯出来,情绪低落地说他要离家出走,不想再听妈妈的唠叨,觉得压力太大了。

妈妈非常焦虑,也有些无助,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了,管松了不行,管严了又怕孩子有抵触情绪,甚至担心才上二年级的孩子提前进入叛逆期。

经过了解才知道,妈妈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看重,对网络学习的效果期待较高,看到孩子磨蹭就忍不住严厉地批评。同时,她希望孩子具有每天做作业、练字、练口算的习惯,在她看来,只有落在笔头上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习。所以,这位妈妈又自己给孩子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做完一份题单。那天晚上的“家庭大战”就是这额外作业引发的。当然,争吵的过程中也免不了“放狠话”,可是,当孩子把房门关上的时候,妈妈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为什么孩子把我的关心当作唠叨?为什么我和孩子的沟通完全无效?”

案例二

沟通不畅,孩子对妈妈产生敌意

一位母亲发现孩子在居家期间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甚至会打着上网课、查资料的幌子悄悄地玩。刚开始,妈妈想着让孩子放松一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孩子逐步发展到痴迷的程度,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玩,如果家长要控制时间,他便以不做作业、不参加体育锻炼来要挟。那段时间,爸爸因为工作关系,一直在单位,不能回家,家中只有妈妈和孩子,没有一个中间人可以缓冲亲子矛盾,而妈妈的脾气比较暴躁,态度相对强硬,遇到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沟通,两人经常爆发“家庭大战”。妈妈骂也骂了,打也打了,甚至还砸坏了家里的一部平板电脑和一部手机。

而最令妈妈失望的是,某天,她无意中看到孩子拿一个玩具手枪对着自己,并用恶狠狠的眼神瞄准她,好像在面对一个敌人,这一幕令妈妈背脊发凉,有些害怕。妈妈很无奈:“为什么我说什么他都不听?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得到的却是儿子的敌意?”

解读

亲子关系也需保持心理距离

疫情期间,每个家庭都经历着各种考验,亲子矛盾形形色色,内容也大多聚焦在辅导功课、使用电子产品、生活习惯等方面。而无论有着何种现象,原因却有一些相似之处。

一是居家期间,因为活动空间受到限制,而“心理距离效应”却在起作用,亲子关系容易紧张。就好像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而距离太近就会戳伤彼此,太远又会觉得冰冷,只有恰当的距离才会温暖而舒适。而居家时,长期处在同一屋檐下的孩子与家长心理距离太近,边界变得模糊,增加了个体心理冲突和亲子矛盾的几率。

二是家长的角色变得多元,不仅要当父母,还要当“老师”,这是极具挑战的。辅导孩子学习时,如果带着对孩子的高期待,家长自己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难免引发亲子冲突。

三是彼此不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家长的唠叨、命令、指责,孩子的反驳、无言的抗拒……都会令亲子关系紧张,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支招

面对形形色色的亲子冲突,核心的化解方式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给心理“戴口罩”,为亲子关系“通风换气”。

给心理“戴口罩”,自我觉察和调节很重要

疫情时期,人们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现象。孩子生性好动,居家期间行动受到“约束”,还要进行线上学习,有时情绪确实需要释放。父母居家办公,边工作边照顾和辅导孩子,加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成长方面有许多期待,难免急躁。家长要及时觉察和接纳情绪,看清藏在情绪背后的想法、需要和渴望。

当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家长要学会按下“暂停键”,提醒自己不要在情绪激动时说出一些彼此伤害的话。可以暂时走开,到窗边做几个深呼吸,喝一杯水,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活动一下筋骨,想想怎样做才能避免爸爸妈妈的唠叨。

家长还可以主动采取积极健康的方式自我调节,比如听音乐、锻炼、做美食、整理房间、唱歌、跳舞、画画、看书……为自己的情绪和健康负责,必要时可以拨打心理热线进行情绪宣泄和求助。当成年人处于平稳的心理状态时,才不会把情绪带给孩子,才能给孩子示范面对问题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及时“通风换气”,缓和家庭氛围有妙招

首先,运用共情,走近孩子的心理世界。

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快乐,我能懂;你的悲伤,我能感受;你不孤独,因为我会陪着你。

许多家长以为自己能理解孩子,却没有做到真正的共情。比如,小敏觉得自己的小报做得比小宇的好,可小宇的小报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被评为优秀小报,小敏认为老师很不公平。如果你是小敏的家长,你会怎么回应?

A:老师选小报肯定有标准,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公平,但会尽量公平,你肯定是误会老师了。

B:你不应该先抱怨老师不公平,你应该先检讨自己,一定是哪里不好,才没被选上,老师一定是有她的道理。

C:你不要太难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只要你认为自己做得好就行了,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D:你知道小宇的小报内容如何吗?和你的有什么不同?也许你要先弄清楚这些,才能帮助你以后改进。

E:你认为老师对小报的评选不公平,所以你很生气。

上述回应当中,只有 E在共情。 A是站在与孩子相反的立场,维护老师,没有将心比心去体会、了解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容易使孩子感到被误解、不被信任。 B是在批评孩子,也不相信孩子。这两种反应会使孩子感到挫败,甚至更气愤,导致闭口不言或开始争论,这样的回应会令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并且阻碍了对问题的深入了解。 C是在安慰孩子,安慰固然需要,但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疏解和接纳,问题可能会被模糊化,而残留的情绪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事件的“火药包”。 D是在给建议,在问题未弄清楚、情绪未处理好之前就给建议,孩子不会乐意接受,甚至会反感。 E才是真正的共情,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感受,并表达出来,使之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孩子随后会告诉你更多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不但能使亲子关系更密切,而且能鼓励孩子积极进取。

共情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心门,当情绪被打开以后,家长想要传递的道理才能被孩子接收到,沟通才可能真正开始。

其次,有效沟通,该说的话好好说。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认为,在亲子矛盾中应该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要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他倡导的“非暴力沟通”只需要简单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清晰表达此时此刻看到的情况,只进行客观描述,不要言过其实,不进行主观评价,而且,一次只说当下的这一件事。第二步:感受,具体表达看到这个情况后自己的感受。第三步:需要,说出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感受,认清和表达出自己的需要。第四步:请求,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具体的、正向的请求,而不是命令。

常用句式是:“我看到……,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因为我希望……,你可以……吗?”表达时尽量使用第一人称“我”,少用第二人称“你”,这样,指责的语气就会减少,父母不会显得那么强势,孩子也能更了解父母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妈妈在看到孩子写字姿势不对时可以这样说:“我看到你写字时头倒在手臂上,眼睛离本子只有几厘米,这让我很担心,因为我希望你能保护好眼睛,健康成长,所以,你可以坐直一点,把头抬高吗?”这样一来,家长自己的感受、情绪和需要被表达了,并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内心的抗拒也会少一些,同时还清晰知道了下一步可以怎么做,冲突自然就会减少。所以,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达到你真正想要的效果。

第三,给予力量,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

能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得看是否用对了爱的语言。爱有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辞、服务的行动、礼物、身体接触和高品质的陪伴时间。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多一些肯定和赞赏,多一些付出和陪伴。

肯定,不一定是表扬。表扬通常是肯定孩子的言行,而孩子的情绪、动机也是可以肯定的。运用共情,肯定的是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对情绪进行适度宣泄和表达。通过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肯定他的动机。比如,孩子不想写作业,他的动机可能是刚才那本书还没看完,想看书的这个动机是值得肯定的,肯定之后,再引导孩子先做作业,然后支配自由时间。

服务的行动、礼物是孩子常常期待的。只是,家长需要走出一个误区,家长的付出是基于无条件的爱,才不至于让孩子有愧疚感,否则,爱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另外,精神上的礼物,往往比物质上的礼物更持久,比如,买一个玩具不如爸爸妈妈亲手做一个玩具送给孩子,父母亲手做的礼物更用心,更有温度,也更值得珍惜。

家长还可以尝试一些有趣的亲子互动,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合作手工、亲子阅读等等,同时,多一些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让陪伴的过程温馨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