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13期(总第377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想在春天和你一起读书
■周晓凡
《教育导报》2023年第13期(总第3778期) 导报四版

立春一过,万物就复苏了。儿子问:“妈妈,这个春天你有什么愿望吗?”我仔细想了想,要真有想实现的愿望,那就是“我想和你在这个春天读遍心仪的书”。

儿子4岁,刚能看懂文字时,就喜欢偎在我身边,看我读一篇篇温暖的散文。读到林清玄的《煮雪》,开篇有“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烤来听……”他托着小脑袋想了很久,说:“妈妈,我们什么时候也去一次北极吧,我要把想对你说的话全部冻起来,这样等我长大就不会忘记了,还能慢慢化给你听。”

都说孩子的语言是最美的诗,在那一刻我只想静静地拥他入怀,把爱与温暖全部揉在书页里,陪他慢慢长大,去读更大的世界。

儿子6岁,喜欢上那段时间我常读的丁立梅的《暗香》。当我沉醉于梅子老师笔下那些满含深情的花草时,他却被一篇《醉太阳》吸引了。“妈妈,等到了春天,我们也一起去找小虫子吧,然后一起坐在太阳下,闻闻花香,听听鸟叫,在太阳下打个盹儿,醉在春天里。”我当下就心动了,虽然当时正值寒冬,可我仍旧找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拉着他的小手,循着太阳的轨迹沉醉在时光里。

孩子爸爸总说孩子应该读童书。但其实,孩子未必不懂,他比我们更适合在细腻的散文里游弋,去聆听藏在钢筋水泥里的葱翠童年。

儿子8岁,我读梁实秋的《人间食话》。他看几页,就咂巴咂巴嘴,好像作家笔下的那些食物就在他面前,只闻味儿却吃不到。那些天,他总缠着我做美食,从炸丸子到煎馄饨,从醋溜鱼到汤包,从烙饼到八宝饭。“做吃的可以,但是你要写一写吃的感受啊,这样以后你也可以写文章。”我指指他的肚皮说。“好呀,好呀,只要肚子填饱了,我肯定能写几行。”他答应得痛快。

“银盘一捧三千粒,个个团圆待老签。”捧着炸好的丸子,他嘴里冒出这样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汤包。”“五谷丰登,年年有鱼。”“昨夜西风凋碧树,今早起床吃烙饼。”显然是吃多了嘴欠。不过,还没等我翻脸,他已经把正确的诗句给补全了,书还算是没白读。

这几年,儿子跟着我读了不少书,背了不少诗句,写作文也妙句频出。有时候,他头脑里的句子,我都自叹不如,真的是童言亦有才啊。

所以,等春风漫过广袤的土地,我只想和儿子在春天里慢慢读书。头顶朝阳,脚踏青绿,一遍遍在春日里读那些令人沉醉的句子,让心奔跑在文字的城池里,晕染成最美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