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常常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观察孩子言行举止通常以一种俯视的目光,孩子若有不从,就以打骂纠正,把孩子的思维和个性通通归咎于叛逆,俨然自己就是孩子成长的百科全书。
去年暑假,邻居家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儿子刚刚结束中考,本来想利用暑假旅游放松一下,顺便开开眼界,可父母却认为孩子不能懈怠,要利用假期多读书,增长知识。
于是,父母去了书店,给儿子买回来一大摞书,仅仅一整套历史书就多达十多本。儿子捧着这些书先是惊讶,继而眼含热泪,要把这些书读完,恐怕这个暑假就耗完了。可父母不这样想,孩子即将跨入高中,学习生活更加紧张,为了孩子不掉队,必须从细节抓起,包括补课和读书。
有一天,父母开车带孩子回县城老家,在一个路口却迷路了。因为市政改造,过去熟悉的路已被改道,这让父亲不得不开车绕上一圈。看着父亲皱起的眉头,儿子反倒乐呵呵地笑了。他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快两千年前的故事吧。
儿子说:“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原来,这个小孩正在路上做游戏,用一堆烂砖瓦垒一座‘城池’。孔子想让小孩让路,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还没有把城拆了给车让路的。’孔子听罢一怔,随即想到,‘确实不能把孩子摆的城池当玩具。大人这样想,可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却让孩子给问住了’。”
父亲听到这儿,马上说:“孔子不愧为尊师,他做得好啊,懂得换位思考。对了,这些典故,你是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吧?”儿子说:“其实孔子还有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而‘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典故,并不一定要从历史书上获取,这就是做人的一个常识,关键在于懂得常识的人不一定尊重礼仪,就像您看到改道却皱起眉头一样,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地绕城而过呢?”
回到家,父母开始反思刚刚遇到的这件事。儿子把孔子的故事搬出来,表面看是提醒父亲不要因改道而影响情绪,实际上说的却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问题。父母往往从长者为尊的角度,试图说教孩子,预设一幅蓝图,让孩子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行。殊不知时代在飞速发展,在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孩子接收信息、掌握知识的窗口和渠道很多,填鸭式的教育并不是孩子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要多给孩子自由拓展的空间,提倡读书,更要活学活用,否则再遇到“绕城而过”的话题,父母的情绪还不如孩子通达。
这次经历,让父母感觉到,父母与孩子,是一个双向尊重、互为人师的关系,不能只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教科书,也要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顺势而为。那之后,他们给孩子报了一个暑期足球训练班,身体得到锻炼,儿子也更爱看书了,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除了这件事,我10岁的儿子身上发生的一件事也让我深受触动。那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红绿灯口,我牵着儿子准备过马路,旁边一个颤巍巍的老人迟迟不敢过去。很多人都注意到这一点,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我还在踟蹰,儿子却很自然地走了上去,搀起老人的手把他送过了路口。儿子做得很自然,根本没注意到背后有许多双意义复杂的目光。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心境,确实有距离。
这也让我发现,儿子身上所表现出的天然质朴的情感,其实就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善良天性,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应该专注于学习,不要沉迷于手机时,却忘了已经渐渐长大的孩子也是一本书,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大人去思考、去学习的闪光点。这也提醒我们,父母这本百科全书,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升级,那就要敞开心胸,放下身段,与孩子相互为师,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