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37期(总第380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父母“家”油站
父母“家”油站《教育导报》2023年第37期(总第3802期) 导报一版

为帮助家长增强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能力,《教育导报·家教周刊》联合新华文轩“优学优教”公众号推出“父母‘家’油站”栏目,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名师名校长做客访谈,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进行解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实用的家庭教育技能。

本期专家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 蒋蓝

苏轼的母亲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苏”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性,那就是程夫人,我们尊称为苏母,她对“三苏”成为伟大的唐宋八大家,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我想最关键就是“母仪若水润三苏”。

史料上明文记载,从小,苏母就以“少有清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教育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他们二人赴京参加进士试时,苏母送行的饭食是一碗白米饭、一碗白萝卜、一碟白盐,号称“三白饭”。功成名就后的苏轼对好友说,这“三白饭”令他终生难忘、受用不尽。

苏母的“三白饭”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挫折体验”,它砥砺了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意志,磨炼和锻造了他们的毅力和志向,共情了人间的疾苦,成为千秋美谈。

我觉得,孩子不能往过于金贵的方向养,温室里的花朵怎么经受人生的风雨?孩子总有自己独立面对人生风雨的那一天。过于娇惯、过于富养,不是一个家庭应该拥有的好家风。苏母在对苏轼和苏辙的教育方式上,没有过时,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家闺秀如何给自己子女树立做人的重要根基。

成都有哪些独特的家风滋养着后人?

在《成都传》里,我特别写了三个人,跟家庭家风有关的。一个是宋代的益州太守赵抃,一个是交子的发明者张咏,一个是清代的杨遇春。如果说前两者是外地到成都来当官的话,那么杨遇春就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就在现在的崇州生活。

杨遇春为清代名将,出生于崇州西门外白碾村,文武双全,在乾隆时考中武举。他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数百次,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未受毫发之伤,道光皇帝称之为“福将”。其部每战必张“黑旗”,时称“杨家军”。修建宫保府时,杨家与邻居隔墙发生矛盾,时任陕甘总督的杨遇春接家信后,回信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明白了杨公意思,于是停止了冲突。

对杨家来说三尺土地算什么,杨家不会因为三尺土地少了,家道就会败落。面对邻里之间的矛盾,杨遇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体现出他博大的胸襟和情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教育导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