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49期(总第381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家教咨询室365热线”专家连线——
幸福家庭 从“心”开始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3年第49期(总第3814期) 导报一版

“家教伴成长,协同育新人”,值此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之际,为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长依法教子、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我们邀请到“家教咨询室365热线”专家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王儒芳,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韩佩玉,就广大家长关心、关注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话题,进行了探讨与答疑。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当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家长应如何归因、如何自查?

王儒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孩子个人的问题,其背后也有家庭教育根源。许多人成年以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以溯源到儿时的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具体到中小学阶段,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至少50%以上的原因在家庭。

虽然说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但家长陪伴的形式是多样的,负责任的养育并不是只有陪在孩子身边这一个指标。正确的教养方式、爱的良好表达、平等的沟通氛围等等都是家长更需关注的地方。

韩佩玉: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是身心发展、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长要避免单方面向外归因的误区。“是不是老师把孩子逼得太紧了?”又或者“是不是被其他孩子欺负了?”……这些情况可能是部分诱因,而孩子在父母身上习得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往往容易被忽视。

比如说,父母的要求比较苛刻,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明明已经很优秀了却不自信。再比如,有的孩子常做出冲动性的行为,表现出暴力倾向,可能家长的管教方式偏向于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易怒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身教大于言传”,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严于要求孩子,宽于管理自己是一种“双标”,不能对孩子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出现“不管怎么说孩子都不听”的情况,家长首先就要好好反省一下自身。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家长哪些行为方式、教育方法容易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

王儒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唠叨”最常见,也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行为。与其不厌其烦地说教,不如让孩子自己感受一次行为带来的后果。让孩子“丢面子”也是一种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伤害他的体面,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同样,“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是家长基于成人立场,以过来人的身份容易走进的误区。单向的沟通反映出的问题是不尊重,只有做到充分共情、允许幼稚和不成熟、耐心倾听,才能获得孩子的信赖,成为他的第一依靠。

韩佩玉:“隔代养育”会造成孩子认知方式的偏差和行为模式的分裂。除此以外,还有“打压式”和“溺爱式”的父母。

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很难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也就是“不管我做得再好、再努力,我还是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这会极大地降低孩子的获得感,需要漫长的疗愈过程。

而在骄纵中长大的孩子会缺少底线思维和基本的边界感,要求他人也像父母一样对待自己,把帮助、包容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当孩子独自去面对现实社会时,往往会受到更大的打击、承受更多的痛苦。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家长在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后,有哪些环节是必须要克服的、或容易忽视的?

王儒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的正确认识是关键。在今天,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及,但将心理问题污名化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病耻感”是插在家长心中的一根刺,有些家长为了维护面子,不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心理问题不代表精神疾病,这也是一些家长在认知上的误区。精神疾病伴有一定的先天因素,而心理问题更像是心灵的一次“感冒”,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恰当干预后也可以治愈。

韩佩玉:除了讳疾忌医,家长在处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还存在比较普遍的“侥幸心理”,似乎孩子不走到厌学、厌世、看医生那一步,家长就看不见他们的困境,因此错过了早期干预的良机。

在干预的过程中,真诚地接纳孩子“病了”,耐心等待他好起来,也是对父母的一大考验。面对已经休学的孩子,家长也是胆战心惊、如临大敌,深怕哪句话说错了刺激到孩子。殊不知,如此“特殊化”地对待也会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如果他们发现此时父母的善解人意都只是为了让自己赶快康复才“装”出来的,孩子只会更加受伤和失望。越是伪装,越是令孩子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家长只有真心接受并认真地学习和改变,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如何分辨孩子是一时的情绪化,还是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做出科学判断?社会与学校有哪些已建立的支持和援助措施?

韩佩玉:对一个认真把孩子放在眼里的家长来说,基本上每天孩子放学回家时,通过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他就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孩子的情绪状态,开心或是沮丧,积极关注也意味着积极回应,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会愿意向父母倾诉,一时性的情绪问题就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应激事件导致的负面情绪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广泛影响了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就不再是普通的“闹情绪”那么简单了。而家长观察到的情绪问题,也有可能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而泛化。智慧的家长会和孩子保持一个无话不谈的状态,理解孩子的处境、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决定,成为孩子眼中可靠的陪伴者与同行者。

王儒芳:不设雷区,才有畅聊的可能,有足够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情感和学习是孩子步入初中以后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家长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把自身的焦虑和压力施加给孩子。

每个学校都配有心理咨询室和专职的心理教师,一方面,学校和家长需要共同引导孩子接受咨询,不以此为耻。另一方面,在心理援助上,还有许多畅通的渠道,家长需要加强了解,比如每个区的心理热线,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或突发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寻求专业的帮助。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中,学校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发挥怎样的作用?目前,学校开展这方面工作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韩佩玉: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做好定期的心理健康筛查。如果遇到有困惑的孩子,心理教师要给予咨询服务、辅导服务,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严重情况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

在我的了解中,大中小学都开展有各种各样的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同时也为家长开设了相关的家长课堂,请专家普及知识、教授方法。主要是专业师资的配备上存在不足,班主任老师、德育老师兼任心理老师的情况还有很多,对于学生的专业化指导和帮助可能就会打一些折扣。

同时,在家长工作的开展上也相对困难,家长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但真正特别认真学习的家长,往往是家里孩子已经出现问题的。所以,学校各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怎样让家长们树立“预防在前”的观念也是未来家校沟通中的重点内容。

王儒芳: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防治有着很大责任。除了开设课程、提供专业设施和场所、专业师资配备以外,留给心理健康教育足够多的时间也十分重要。心理团辅活动的开展不是形式化地走过场,需要系列化、常态化地进行,让孩子们充分参与进去才能发挥其效果。

心理团辅对于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适合的,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做专职的心理老师,给孩子们开设各种各样主题的团辅课程,比如成长主题、爱情主题、孩子们近期遇到的问题等等,对孩子们的人际关系调节、压力疏导,有着很不错的效果,反作用于学业上,这些孩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重智力,轻能力”是许多家长曾陷入的误区。目前我们所提倡的“五育并举”和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加强了孩子哪些方面?

王儒芳: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德育是基础,它所起到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基础的引导作用。智力可以体现在孩子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它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部分。“以体强心”很关键,体育运动对抑郁症、焦虑症有治疗功效,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解压作用,还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美育和劳动教育也是这样,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学习成绩上分散开来,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理健康地成长起来,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韩佩玉:“五育并举”是为了全方位地培养人才,以全人的眼光看待一个孩子,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他的潜能与天赋,在这个层面上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一定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同维度的能力能够成为孩子自我调节的方法,也可以成为他们找到自我价值、个人闪光点的钥匙,赋予他们未来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会学习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一个拥有快乐生活能力的人。幸福可以算得上人生的终极目标,朝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我们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