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49期(总第381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专家解码育儿之道——
读懂孩子,找到家庭幸福的密码
《教育导报》2023年第49期(总第3814期) 导报二版

编者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和关键,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而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也需要父母与时俱进,提升教育智慧,寻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周,是第二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帮助广大家长解决育儿难题,缓解教育焦虑,提升家庭幸福指数,我们特别邀请到6位专家、校长、老师,围绕家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释疑解惑,出谋划策。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和方法,给孩子科学、理智的爱与陪伴,家长才能更好地读懂孩子,找到提升家庭幸福感的密码。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警惕语言欺凌,远离“看不见的伤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青文联阅读专委会主席 李蓉

一位家长说:“孩子不想去上学,说同学欺负他,我们也检查了孩子的身体,没有被打的迹象,就是几个同学开玩笑,给孩子起了外号,就这事闹着不去学校了,她爸让她别这么小心眼,大气一点,太玻璃心了以后在社会上还怎么生活。

孩子妈妈询问这是校园欺凌吗?她该怎么做?

被打才算欺凌吗?这个孩子被同学叫“小黑鬼”,一群孩子不仅叫她外号,也因为这个孤立她,就连发她作业本也是乱丢,这事已经快一学期了,她觉得特别委屈,在班级里呆着有窒息的感觉。跟爸爸说了,爸爸却说她玻璃心,小气,还问她“是不是你做了什么才会发生这种事?”她也不知道怎么大气地和同学相处。

实际上,这种言语上的控制、嘲笑、否定、排挤,持续性地发生,就是“语言欺凌”,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身体冲突,但因为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重视,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并不是只有殴打的发生才算欺凌,在校园生活中,很多欺凌行为都是悄悄地、低调地,却又成规模地发生着。

最早研究校园欺凌的挪威心理学家丹·欧维斯的界定,欺凌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权力不对等、故意伤害性和重复发生性。被欺凌者受到的伤害是校园欺凌最重要的界定标准。伤害既包括身体、财产等可见的伤害,也包括精神痛苦。有意进行持续的伤害就是欺凌。

对上述案例来说,被叫外号、被孤立是孩子不想去学校的主要原因,关系在女孩校园生活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同学以粗暴、不友好的方式对待她,这种长时间的孤立和心理上的压抑,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当孩子在校被孤立、被针对,心情往往是低落的、茫然的。这时候,父母就要及时用家庭的支持和温暖让孩子重拾对校园生活的信心。

在孩子脆弱时,父母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指责孩子,或者用冷言冷语嘲讽孩子,绝不能对孩子说:“是不是你做了什么才会发生这种事?”或是任何合理化的忽视:“想开一点,交别的朋友就好了。”这类说法会让孩子开始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有问题,也会加深人际关系霸凌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正常的,对孩子要有同理心,用爱来安抚孩子受伤的心。

在安抚孩子的情绪后,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沟通,尽可能地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孩子被孤立的真正原因。

第一步:同理的倾听。即使是最微小的细节也不多做评断,试着从对话里收集更多讯息,确定地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感谢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没有选择逃避或对父母闭口不谈。

第二步:教会孩子如何为自己说话,为自己站出来。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父母想帮孩子避免或走出校园欺凌,绝不能让孩子永远躲在自己的“保护伞”里。

首先,教会孩子遇到问题能立刻站起来,大声地反击回去。这种抗议不一定有效,但至少可以表明态度,避免让更多不明真相的同学跟风。其次,运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和赞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用表情、语气传达坚强的心理准备,自信的语言还击。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演练各种情境与应对,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当孩子被起外号时,越是在意、越是表现激烈,越是会让欺凌者更加疯狂,如果孩子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去解决,就会让对方失去戏谑的兴趣。比如有人说你黑,你可以回击“这是健康的小麦肤色,很多人专门到海滩晒还晒不出来呢!”“我不黑怎么显示你白呢?”再次,积极引导孩子学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不理解或孩子自己说明不清楚,父母也可以帮忙和老师沟通,让老师来帮助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父母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别人的欺负,同时强大内心,增加勇气指数。

第三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有时候被孤立、被针对的孩子,往往是一些缺乏社交技巧的孩子。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交技巧,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协助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加入新的团队,鼓励孩子尝试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在社交中,孩子可能会遇到想法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人,这时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直面这些“异见”,与他人一起妥善地处理不同意见,也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不要嘲笑、诋毁或忽视他人感受。

第四步:防止孩子成为欺凌者。父母要从小给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培养他们的同情、尊重意识。同时,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们都知道校园欺凌非小事,但往往没有防备意识。一是家长没有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及原因;二是家长缺少教育孩子反欺凌的意识;三是家长缺少教育孩子不要伤害他人的意识。父母不可能亲手帮孩子排除所有障碍,但可以帮孩子解决遇到问题后的阴影,要让孩子明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冲突往往是难以避免的,面对欺凌的积极方法,绝不是替谁定罪,而是让每个孩子心灵有所寄托。

 

如何培养抗挫力,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

金钟罩、铁布衫,不如抗挫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讲师 潘瑞英

小佳(化名)的父母最近有点苦恼:小佳在小学时成绩还好,可升入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大、科目增多,小佳学起来比较吃力,一遇到难题就哀声叹气,觉得自己很没用。父母让她问同学和老师,她担心被看不起。同时,因为没有适应新环境,小佳开始讨厌学校,自诉每天上学都是折磨,不想再去学校了。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得很脆弱,有的甚至会感到无助、绝望而做出极端行为,令人叹息。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能力应对压力、挫折,在经历打击之后依然能坚忍不拔。心理学上把这样的能力称为抗挫力,又称为心理弹性或心理韧性。心理韧性除了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中保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避免伤害,还能使个体获得成长和积极发展。

那么,怎么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心理韧性呢?

首先,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中有两种误区:一种是舍不得孩子吃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当“保护伞”角色,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第二种是认为孩子要“苦养”“穷养”,附加更多的挫折教育,最后演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事实上,父母苦心营造的“一帆风顺”和“过度暴露”都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适度的挫折教育才能提升心理韧性。什么是适度?其实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例如,被朋友拒绝、考试失利、比赛失败……这些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的真实挫折体验,就是最好的成长契机。当然,挫折本身不能让人成长,学习如何应对挫折,经由挫折体验复原过来才可能真正提升心理韧性。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积极、温暖的教养,给予孩子爱与支持,孩子才能发展出抗挫力。

其次,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韧性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支持系统,系统越强大,越能帮助孩子走过坎坷。哈佛大学曾有一个持续75年的跟踪研究,主题是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结论不是那些有权利、有财富,或功成名就的人,而是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父母需要在生活中做出具体示范,例如,正确地表达需求,认真地倾听等。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与不同的活动,扩大潜在的朋友资源,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

第三,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处理情绪。

孩子在遭遇挫折时,一定会有情绪产生。情绪是一种能量,需要表达,但对于理性脑发育不足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表达方式常是大哭大闹,这让家长难以接受。

在孩子没有掌握合理表达情绪的方法时,家长需要耐心冷静。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蹲下来,帮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妈妈看到你好不容易搭起的积木被弄倒了,你很难受,是吗?”当孩子感觉到被看见、被理解后,情绪会消退一大半,接着,把孩子拉回现实,连接起他们的“情绪脑”和“理性脑”。“积木没有办法自己站起来,我们该怎么办呢?”当这句话问出来以后,孩子就会开始想办法,要么继续搭积木,要么换一件事情做。

一些家长在孩子受挫发脾气时,会亲自上阵,帮孩子解决问题。这会剥夺孩子经历挫折,提升心理韧性的机会;一些家长遇到孩子发脾气会心烦意乱,冲孩子吼叫,这是错误的情绪管理示范,也侧面说明了家长自己的抗挫力不够,需要学习提升。

第四,掌握“3 I策略”,帮助孩子链接资源,找到内在力量。

国际著名的心理韧性研究项目 IRRP提出了面对挫折的“3 I策略”:“ I have(我有)”——发现自己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 I am(我是)”——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 I can(我能)”——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孩子遭遇挫折后,帮助他冷静下来,列出自己拥有的“3 I”,当孩子看到自己拥有的资源时,就会生出解决问题的力量,寻找合适的方法。

第五,把挫折转化为力量,让“失败”变得“有效”。

孩子输不起,或不能面对失败的反应,也许出自于父母和周围人对失败、成功所赋予的定义,所以,父母要常常给孩子输入正确的成败观:成功不等同于要赢过别人,只要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哪怕结果不如人意,获得成长的经历,也是一种成功。失败可能仅仅是未能达成预设的目标,但是,失败有时会让我们获得更多。例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很难过。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总结,查漏补缺,做好下一次考试的准备,这就是一次“有效的失败”,也是一次完整的体验挫折,增强心理韧性的历程。

挫折体验是成长之痛,接纳痛苦才能通往幸福。无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什么,父母给予他们情感、认知、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就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

 

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有效沟通,方能有效支持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副校长 刘冬玲

小小(化名)和她妈妈是我的老朋友。小小上初二时,因为父母工作忙碌忽略了孩子加上青春期叛逆,小小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都遇到一些困难,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好在父母意识到问题后,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学习并付诸行动,和孩子一起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应对中考。

中考结束后的一天,妈妈发现小小情绪烦躁,欲言又止,关心地问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小小告诉妈妈,好朋友在群里商量着准备出去玩,她不想去。仔细了解下来还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女儿准备和自己的这些朋友撕破脸吵一架,原因是女儿忽然意识到自己初中阶段在这群朋友中实际上是被鄙视和欺负的那个人。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这会不会是你的误解呢?怎么就想到去吵架了呢?听女儿列举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场景后,看着眼泪汪汪的女儿,妈妈心疼不已,但她还是试图劝说女儿没有必要用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小小情绪更低落了。

小小妈妈赶紧联系了我,向我寻求帮助,我告诉她,正确的沟通不是强制孩子听你的话,而是选择她喜欢的方式进行沟通,重要的是让她有选择的权利;孩子选择了把问题告诉家长,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而有效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支持。与小小妈妈达成一致后,我们决定分几个步骤来帮助小小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步:看见需求,接纳共情,是开启沟通的基础。

小小妈妈告诉小小:第一,妈妈也很难过,自己那样爱着的女儿受了这么多委屈。第二,吵架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对想要逃避、恐惧、反抗等心态采取的复杂互动行为。只是妈妈担心你这样直接去和同学吵一架会造成二次伤害,妈妈暂时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但是你可以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吗?

小小想了想,提出愿意和我聊一聊。妈妈让小小自己决定时间地点,她来负责跟我联系。小小选择了周末下午4点在甜品店和我见面,理由是吃甜品心情愉快一点,问题解决了就去吃火锅。

第二步:正向思维,控制情绪,是顺利沟通的前提。

在深入了解事情经过后,我建议小小进行一轮风险评估:这个架值不值得吵?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吵赢的概率有多大?各抒己见后,决定权交给了小小,小小觉得,如果朋友不能提供积极正面的情绪价值,不能平等对待、相互尊重,就没有必要再处下去,所以还是想通过吵架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于是,我们进入第二轮讨论。既然决定要去吵架,那就要明确目标:有风度、理性地吵架,而且要赢。小小听了特别激动,于是开始头脑风暴,情境模拟,好不热闹。最后总结:必须做好准备,把控好吵架的节奏。

这时候,我提出了第三轮讨论的问题:如何收场?一群女孩之间会不会一地鸡毛?小小突然安静下来,眼中略带一丝茫然和担忧。

第三步:接受和理解,明晰现状和起点,培养成长型思维。

我问小小:我们可以一起来找一找原因吗?为什么我是那个角色?为什么这段时间你突然意识到了问题?你的朋友们真的看不到你的改变和成长吗?妈妈分享了初二以来小小的成长和变化,尤其是初三的坚持和一次次突破。我告诉小小,身体、情感和思维是一个完整的“我”的三个重要面向,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我”的基座。小小从之前因为成绩下滑、个子不高等造成的不自信到现在开始关注“我”的感受,其实就是因为通过努力提升自己,自我的成长带来了自信。自我形象的塑造需要反思和时间,变好的过程有机会收获更好的朋友,有可能改变之前朋友对你的看法。

小小对于我们给予的肯定十分开心,最后总结:你们其实就是不想我去吵架!

第四步:提格局,阔视野,交付信任与尊重。

火锅时间,我们从华为被制裁事件开启话题,聊到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方略,传递给小小一些信息:沟通中要摒弃零和思维,应谋求双赢;要学会求同存异,寻求对话而不是对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后总结:我们不怕吵,但非必要不吵。妈妈表态:相信小小的选择,怎么做由小小自己决定。

几天后,收到小小妈妈的信息:小小在群里拒绝了外出聚会的邀请,并给朋友们解释了原因,克制、诚恳。让小小意外的是,朋友们都一致选择了给小小道歉和解释,并再次发出了邀约。我收到了小小聚会的自拍,照片上的她笑得特别开心。

孩子的一生会经历无数外部环境的变化,每一段好的依恋关系,每一次好的亲子沟通都在帮助孩子建构自我。读懂孩子、正向思维是基础,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在接纳与共情的同时,有效的亲子沟通就能带来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