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66期(总第383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扬长”胜于“补短”,助孩子规划人生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教育导报》2023年第66期(总第3831期) 导报二版

进入高中,“3+1+2”选科要如何抉择?高考结束,怎样选择专业?如何填报志愿?刚刚结束中考、高考的学生正面临着人生重大的选择,许多学生及其家长,正为之焦头烂额。”资阳中学教学副校长屈小林说:“这仅仅是人生规划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要将它们做好,离不开更长远、更宏观的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不仅仅是选科和填志愿,它关乎孩子成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6月21日,在“早做规划不负此生”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教育大家谈”环节,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生涯规划专业委员会认证专家曾侯森,正高级教师、资阳中学教学副校长屈小林,资阳中学一级心理教师、国际青少年生涯发展指导师余萍,资阳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际青少年生涯发展指导师张凤与资阳中学的近500名初中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探讨如何指导孩子规划人生、成就幸福。

家长要当好孩子生涯规划的第一责任人

“一提到生涯规划,许多家长都觉得那是高考后填报志愿才考虑的事情,中学阶段,孩子只需要把成绩考好就行了。”余萍说,近年来,她从事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发现大多数家长缺乏为孩子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还停留在“以分数论英雄”的认知里。“殊不知,除了分数,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也影响着孩子在大学学习和社会工作中的发展状态。”

曾侯森非常认同余萍的观点,他说:“指导孩子做好生涯规划,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越早进行生涯规划,孩子的成长发展就越顺利。”在曾侯森看来,孩子的生涯规划最好从小学开始,而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生涯规划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小学是培养孩子生涯规划意识的最佳时期。”曾侯森说。他常常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川内外知名的大学参观,有机会时就带着孩子认识名人,偶尔还会将孩子寄养在好朋友家里。“开拓了孩子的眼界,他们才会更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知道哪些东西适合自己,才能更加精准地确定生涯规划的目标。”曾侯森说。

唤醒了生涯规划的意识后,曾侯森建议,初中阶段要给予孩子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指导,到了高中,孩子就需要独立制订行动计划。他强调:“行动计划不能记流水账,而要遵循 smart原则,符合具体化、时间限制、可衡量、可行性、与生涯目标相关性强等要求。”比如,“提升英语成绩”这样的计划就太笼统,而“每天记50个单词,一个月内英语成绩提升20分”就更具体、更能指导行动,也更好衡量。大学的规划则要围绕实现高质量就业来展开。

“人生不是短跑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生涯规划也绝不是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它包含了事业、家庭等诸多方面,最终的指向是实现人生的幸福。”曾侯森补充说,“分数、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也影响着孩子的生涯规划,但归根结底是人的个体素质要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他向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公式:高兴趣+高能力+高社会需求=好的生涯规划,家长在指导孩子做具体的生涯规划时,首先要坚持兴趣导向;其次要评判能力是否匹配、有没有足够的学习练能机会;最后要满足社会需求或创造出新的需求。

学校要守住生涯教育的“责任田”

“同学们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工作吗?”

“没有。”

“那你们读完书要做什么?”

“挣钱。”

“什么职业能挣钱呢?你们要学什么专业呢?”

“不知道。”

张凤分享了她第一次给学生上生涯规划课的经历。她说:“许多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都缺乏清晰的认知,学校对学生开展系统化、课程化的生涯规划教育很有必要。”张凤任教的资阳中学从2017年开始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如今已经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从初一到高三,内容涵盖生涯规划意识、了解自我兴趣特长、探索社会职业需求、认识大学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

“除了校本课程,学校还有许多与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余萍介绍说。今年5月,资阳中学的“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就设计了“我为梦想打 call”“大学专业手抄报”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帮助学生向内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向外了解所需的专业素养。”余萍说。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把“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作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曾侯森看来,学校确实应该守好学生生涯教育的“责任田”,但现在许多学校也存在生涯规划专业师资不足的短板。

因此,曾侯森建议,学校首先要舍得投入,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的培养;其次,要用好家长资源,邀请不同行业的家长进课堂分享职业信息;最后,可以跟高等教育学校合作,加强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沟通交流、经验分享。“四川师范大学就很乐意与高中学校合作,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曾侯森说。

屈小林请家长们多多参与学校的家校协同工作,她表示,后期,资阳中学将通过“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参与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会加强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真切地了解社会需求。

最近,资阳中学就组织初一和初二学生参观了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对话交流。初一学生贾嘉说:“在车间里,我看到了流水线上的工人,也看到了管理人员,还了解了研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我觉得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这也坚定了我认真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警惕误区,生涯规划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

“不仅是生涯规划,许多家长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将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其实很不好。”曾侯森提醒家长,“生涯规划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而是帮助他成就更好的自己。”他再次强调,好的生涯规划是孩子的个体素质与社会或行业需求的匹配。

曾侯森有个学生高中时数学、物理怎么也学不好,但这位学生在高二时就下决心要成为国内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于是开始学习美术。进入大学后,该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大学生能够参与的所有平面设计比赛,然后一心一意学习、备赛。如今,这位学生在国内的平面设计行业已经小有名气。

此外,曾侯森还告诫家长们,不要陷入急于求成的生涯规划误区。他建议家长们要对孩子的成长多一些“耐心”。“只要孩子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不至于在成长的路上‘走歪’。”他希望家长们以身作则、修身养性,用良好的家风为孩子的成长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在帮助孩子做生涯规划时,爸爸妈妈也要想一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需要进一步规划。”屈小林认为,指导孩子规划人生,家长最好不要纸上谈兵,不妨和孩子一起行动。她自己就是如此,每周和女儿一起制作“学习计划卡”“学习收获卡”“人生幸福卡”,审视每个星期的成长变化,制订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已经坚持了5年之久。

屈小林还认为,生涯规划中“扬长”的效果远大于“补短”,希望家长们多用发现和赞美的眼光看待孩子,充分发掘孩子的优势、特长。首位中国整理师韩艺恩,从事法律工作多年默默无闻,却凭借自己在收纳整理方面的爱好和特长,成为了国内家政整理收纳服务行业的领跑者。

“韩艺恩的案例不仅告诉我们兴趣爱好、优势特长在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性,还提醒我们,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余萍补充说。她希望家长们用更长远、更多元的眼光对待孩子的生涯规划,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现状的改变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