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在汪曾祺的心中,“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冬日最暖的场景。然而,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亲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断亲”。如何看待“断亲现象”?如何重建破碎的代际关系?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我们聚焦这一话题,共同探讨“断亲”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
远亲不如近邻
亲情纽带在社会变迁中逐渐断裂
近几年,“断亲”一词在社交媒体上频繁被提起。它通常指懒于、疏于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交往,简单来说就是基本不走亲戚。
2022年初,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小武曾利用寒假学生回乡过年的契机,在返乡的学生里发起一项问卷调查,回收1200份有效样本。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群组里,“和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的比例高达63 .1%;26-30岁的“90后”年轻人大多数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胡小武认为,“这说明青年断亲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胡小武在论文中将“断亲”现象与城乡流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等建立起解释关系:城镇化发展造成了普遍的人口流动,亲人之间因为空间、距离的遥远而导致了情感的疏离;城市化也解构了以往相邻居住的形态,加速了“断亲”。
作为“80后”第一批独生子女,刘洋在一个小县城里长大,亲戚之间住得不远。儿时,她常常去姨妈、舅舅家蹭饭,跟着表哥表姐在街头巷尾玩耍。“外婆喜欢热闹,每逢春节,子女们便会轮流组织家庭聚会,让老人开心。”
然而,随着外婆的离世,以及家族第三代们考上大学,选择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定居,亲情逐渐变得遥不可及。“大家各自在远方奋斗,为了工作和家庭忙碌奔波,一年到头也难有相聚的时光。”对于这种被动的“断亲”,刘洋觉得怪可惜的,特别是当她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感觉愈发强烈。她意识到,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许多传统的亲情纽带正在被逐渐瓦解。
自从将父母接到成都照顾孩子后,刘洋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老家了。这使得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儿子对家族的概念十分模糊,只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面对视频里亲戚们热情的笑脸,儿子没有熟悉感,也分不清楚谁是谁。
“现在跟我们更亲密的,反而是同学、同事、朋友和邻居。”在城市打拼多年,刘洋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熟人圈子,遇到麻烦时偶尔也会感叹“远亲不如近邻”,但她依然替孩子觉得惋惜,因为他从未体验过自己曾感受的,来自故乡与家族的亲密感和连接感。
原生家庭之殇
年轻人为何选择“断亲”?
“那些自己过得不好,还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亲戚,无视他们是对自己最大的善意。”
“我其实一直相信父母,还有其他家人都是爱我的,可是他们的要求和期待太让人窒息了。”
…………
在豆瓣“不想回家/不想过节联盟”小组,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这里会聚了3万多名将自己称为“流浪家”的网友,他们讨厌一切“团圆”的节日,有人甚至与原生家庭“切割”,选择独自面对人生。这些选择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原生家庭困境。
“在我4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过。”玲子(化名)在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时,坦诚那是一段不堪的回忆。从记事起,她就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打闹中长大。一开始,玲子安慰自己,这是父母之间的矛盾,和自己无关。但渐渐地,她发现父母吵架时从来不避着她。他们当着玲子的面,用激烈的语言攻击、羞辱对方。从那一刻开始,她意识到父母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感受。于是,高考时,她填报了离家很远的外省院校,只想尽快逃离那个令人窒息的家。
“原生家庭是导致断亲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主任杨雪梅说。在高校工作31年,杨雪梅接触了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她表示,部分家庭成员的教养水平偏低,导致家庭中存在过度干预、缺乏尊重、情感忽视,甚至家庭暴力等不良现象,这些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孩子在家中没有获得关爱和支持,反而受到了伤害,这使得他们对亲情失去信心。
这一代年轻人自我意识旺盛,对个人权利、个人自由、个人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的家庭伦理文化还停留在前几代人的模式,和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匹配,因此,他们把“断亲”作为一种自我探索和保护的手段。
杨雪梅认为,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积极的,值得肯定。但长远来看,“断亲”也会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后果,它可能会让人失去家庭归属感,人际关系的纽带也会变得脆弱。因此,她提倡跟不合理的家庭伦理文化断绝,以此达到维持一段健康亲情的目的。
“电子爸妈”受热捧
理想化亲情的虚幻追求
现实中断了亲,但对温暖亲情的需求仍然存在,互联网为现实中无处安放的亲情找到了出口,“电子爸妈”应运而生。
对此,杨雪梅表示,“断亲”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当代年轻人冷漠、自私,但实际上他们对亲情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物质充裕的环境中,这也意味着他们有更高的社会期望。当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不理解、忽视、不公正对待以及不尊重时,一些人会选择在虚拟世界中重新构建自己的亲情关系,以寻求理想中的‘完美’亲情。这种亲情是支持性的、理解性的,能够在他们遭遇挫折时提供慰藉,而不是充满指责和控制,不会用过往的经验或观念来限制他们的人生选择。”
“女儿,今天没受委屈吧,累不累啊?”“儿子,今天朋友圈发的都是啥,把爸爸妈妈都看难过了,你已经非常优秀啦!”“宝贝回来啦,咋哭啦?谁欺负你了跟爸爸说,爸爸给你撑腰!”以上温暖的对话来自博主“和女儿分享日常”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这对中年夫妇以“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与网友们互动,让数以万计的网友沉浸式体验无条件的宠爱,由此获得“电子爸妈”的爱称。无数网友在评论区扎堆“破防”,“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从我爸妈口中听到这些话。”
“电子爸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心中对于理想父母的渴望,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父母形象,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难以实现的。”四川省总工会特聘心理专家、成都市家庭促进会会员胡东海分析,这种现象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通过幻想来满足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
从“电子宠物”“电子朋友”到“电子爸妈”,热衷于网上认亲的年轻人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完美关系。然而,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本就充满了复杂性和不完美性。因此,对于完美关系的执著追求,实际上可能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表现。“这种态度源自于对现实的不接受,忽视了现实中人际关系的不完美本质。真正的成熟,或许在于理解和接受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同时积极寻求改善和成长的可能性。”胡东海说。
重温亲情的美好
不能缺失的情感教育
“电子爸妈”能否真正弥补我们心中的缺憾?事实上,这更像是隔靴搔痒。初时,它或许能够暂时慰藉心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需求逐渐增长,这种虚拟的陪伴便显得力不从心。
“‘现实断亲’和‘网上认亲’,实际上映射出现代家庭关系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那些经历过情感创伤的孩子,父母与他们的沟通往往聚焦于具体的生活需求,如饮食、着装、学业等,而忽略了情感交流的重要性。”杨雪梅认为,这些父母可能自身也经历了情感忽视或情绪压抑,导致他们共情能力不足,难以很好地理解和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因此,杨雪梅建议家长们应更加重视情感教育,努力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这不仅能够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还能帮助孩子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父母需要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同时,孩子也要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与家人进行开放而诚恳的沟通,共同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今年5月,刘洋收到表哥女儿的婚礼请帖,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她的幸福。刘洋认为这是一个重温亲情,同时也让儿子感受家族氛围的好机会,她在微信群中与表哥表姐们取得联系,决定各自携带家人一同出席。
在婚宴上,刘洋与亲朋们畅所欲言,分享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份久违的亲密感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回归。儿子也迅速地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与兄弟姐妹玩得不亦乐乎。临别前,刘洋和亲友们约定,今后要定期聚会,以维系难得的家族情谊。
根据两年来的持续观察和思考,胡小武认为“断亲”的趋势依然会加剧,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城镇化率还在持续增长。对此,杨雪梅表示,虽然趋势不可扭转,但注重亲情连接的传统观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价值观中的精髓所在。“无论是参与传统的家庭聚会,还是使用现代通讯工具,我们应该持续加强亲情纽带,让家庭成为我们生活的避风港和情感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