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紧紧围绕教育家精神,坚守师范教育初心,在健全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支撑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凝心铸魂,全要素筑牢信仰之基。坚持党的领导,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完善制度,学校连续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职工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系列文件,对标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学习,充分发挥“五级辐射”理论学习体系作用,常规化设置“教育家精神”专题,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二级中心组片区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二级党组织书记讲理论、学生党团学习教育活动,一级辐射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筑牢底线,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广大教师纪律意识;召开科研诚信建设专项会,学习教育部关于科研诚信工作的总体要求,并以真实案例为戒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和常见形式以及防范和治理等作了全面讲解。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和运转良好的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心教书育人。
育人为本,全链条探寻启智之匙。学校持续推进“一五三二”本科教育鼎新工程,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教育教学基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主题,以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研教改、学科竞赛、认证评估为五大抓手,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应用型示范及品牌专业7个,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0门,立项“四新”建设、“三教统筹”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6项。构建“校—省—国”三级梯队,在各类校级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培育省级项目、打造国家级项目,近3年累计立项各类校级项目800余项,其中,在“校地共建专项课题”设立教育家精神专项指南,鼓励教职工结合教育家精神的阐释与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研究成果与教育教学实效的相互转化。高质量教育教学成果不断涌现。从质量监控、条件保障两个方面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聚焦标准、评价、改进“三环”,依靠教师、学生、督导、领导“四方”,协同课堂、课程、专业、学院、学校“五维”,开展常规教学督导和课程、专业等专项评估,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提升”质量闭环机制,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人,全方位涵养仁爱之心。积极营造弘扬教育家精神良好氛围,线下,学校层面建造教育家精神主题园区,打造“晏阳初”师德教育角,学院层面结合学科建设设计制作师德文化墙、文化走廊;线上,精心制作师德师风宣传片,开发优质慕课,将网络文化作品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一系列“教育家精神”主题文化活动,校院两级积极举办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新教师入职宣誓、退休教师荣休仪式和师德主题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等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多角度讲好学校的师德故事,弘扬传承崇尚师德的“绵师文化”。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育优秀团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举办“师德大讲堂”,采取标兵进院与专家进校相结合、分论坛与大讲堂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先进典型宣讲团深入二级学院进行宣讲,邀请专家、校友进校园举办讲座,用真人真事诠释教育家精神与时代结合的深刻内涵。
下一步,绵阳师范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强化教育家精神在学校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