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沈文)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我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教育厅和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也一并向社会公布。
《通知》明确,“2小时”可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校外体育活动4个方面。我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可由1节体育与健康课、1个大课间及课间活动、1次体育锻炼的课后服务等时间组成。当天没有体育课的高中阶段学生,除参加大课间活动以外,学校要于课后统筹安排该部分学生参加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通知》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要保证课间活动和课外锻炼质效。课间休息时,应督促学生离开教室,进行远眺或自由活动。大课间及课外锻炼时段,激励学生多奔跑、多运动、多见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要加大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各地各校应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增量,优先招聘体育专职教师,统筹紧缺学科教师走教支持计划,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加强体育兼职教师(教练员)培训,鼓励培训后转岗为专职体育教师。
此外,各地要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带动功能,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广泛组织班级、校际、学区(集团)等联赛。每所学校每学年至少要举办1次综合运动会,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要参加1项(次)校级及以上的体育项目。
为确保校园体育安全稳定,《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坚持以体育人,加强赛风赛纪教育,明确教练员、运动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坚决贯彻“零容忍”原则,严厉打击校园体育竞赛搞勾兑、打假球、吹黑哨、服用兴奋剂等违规违纪行为。加强安全教育,制定详尽的体育安全风险防控预案,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要落实“四不开赛”原则,即领队、医生、救护车、AED不到位不开赛。
教育厅将对举报情况及时调查处理,对落实不力的市(州)和学校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整改情况与省级支持市(州)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分配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