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县智慧教育中心,学生在体验 VR虚拟实验。(图片由甘孜州电教馆提供)
康定中学数学教师杨黎最近很开心,她的“线上徒弟”——甘孜县第二中学数学教师泽仁康珠所教班级在全州统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二人特别的“师徒”关系来自网课教学中“前端”与“远端”的教学交流。
近年来,我省全面拓展升级“四川云教”平台,形成覆盖817所普通高中学校和85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在我省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优质均衡背景下,甘孜州近年来全力推进“智慧甘孜教育”建设,成为四川教育数字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优质带动
让高原教育看得更远
“章鱼先生先把雨伞卖给了谁呀?”近日,在新龙县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的一堂课上,教师泽仁拥忠播放着“四川云教”制作的课程视频,随后,学生争相扮演章鱼先生和顾客,课堂活泼热闹。“借助‘四川云教’,我们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泽仁拥忠说。
2019年,“四川云教”免费直播课堂平台开通服务,甘孜州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教师观念改变了,学生有了向榜样学习的冲劲,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泸定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化学教师秦阳兵表示,“云课堂”让州内学校的教学样态日新月异。
早在2012年,甘孜州便开始引入省内优质学校的线上录播课,以“州外优质带动州内优质”的模式,为州内部分优质学校的“拔尖”注入“活水”。
“引进来”的优质资源如何避免“高原缺氧”?最初的几年里,秦阳兵和州内其他学校的同行们都在经历阵痛:网课中,“前端”教师水平高,“远端”课堂教师定位不清,学生“水土不服”,跟不上。
从怀疑“引进”效果到认可“优质”,秦阳兵和同事们探索出适合本土学情的“删、减、省、查、补”等教法。比如化学课上,“前端”老师讲完知识点,秦阳兵随即穿插相关化学实验强化知识点,通过“双师协同”,让引进来的资源“真正用得好”。
“通过一块屏,师生联通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更多可能。”甘孜州电教馆副馆长朱永忠介绍,目前,甘孜州已构建起“全日制远程教育+四川云教”双线运行模式,同时,搭建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库”,依托甘孜州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向全州学校输出共享资源。“云课堂”让省内优质资源带动州内优质学校发展,高原教育真正实现了“站高望远”。
本土生根
带着大家“一起走”
“杨老师好!”近日,康定中学教师杨黎来到甘孜县罗布林二中,学生们兴奋地将她围住。他们是杨黎的“远端”学生,这样热情的问候在近几年杨黎前往县上开展教学指导时频频发生。
杨黎是甘孜州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也是康定中学初中直播教学班的把关教师、授课教师。从2019年开始,甘孜州依托康定中学开展本土直播教学。
为什么要办这样的网络课程?“核心是将贴近甘孜州农牧区学校、教师、学生的本土优质教学资源分类运用,促进州内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朱永忠介绍,如果说“引入优质”是解决州内头部学校“走得更好”的问题,那么,康定中学的“直播”则是给全州薄弱学校量身定做方案,带着大家“一起走”。
杨黎深有感触:“引入州外优质网课,满足了‘输血’需求,而要解决‘造血’的根本问题,还得要有本土化经验来推广。”
所谓“本土化经验”,就是要紧贴州内实际——甘孜州地域辽阔,县与县之间往往相距几个小时车程。“以往,州上开展教研,教师大部分时间在路上奔波,而且教师间不了解学情,交流也不深入。”杨黎说,如今,网课“两端”实时互动,结合学情因地制宜改进教学,更有针对性。
“学生也感受到加倍的关心。”杨黎说道:“孩子们好幸福,有1000个同班同学。”在她的课上,从亲切的课堂用语,到全员课堂参与,再到思维导图共享,让“两端”学生感觉不到界限。
远程教学背后是远程培训的保障。过去几年,甘孜州开展了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3支队伍“每天一小时”和“每周一提升”网络视频培训632节,培训教师21 .5万人次。
目前,甘孜州开展初中直播教学的学校已有20所,“前端”学校康定中学辐射19所“远端”学校,实现同时备课、同时上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同时服务“5个同时”,开设网班48个,网班教师199人,受益学生2019人。
互联互通
“织密”智慧教育网
甘孜州2019年建成了一座“智慧教育大楼”——也称“甘孜州教育数字化中枢”。楼内,低层是科普展馆和科创主题工作坊,康定中学直播课程的“演播室”位于中层。“康巴网校”的办公点也在这里,该网校是掌管甘孜州“远程网络教学”的“神经枢纽”。
“州级搭建骨架,县级拓展延伸,校级具体运用。”朱永忠告诉记者,目前,全州各县(市)形成了竞相发展之势,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甘孜州‘三通两平台’覆盖率居全省乃至全国边远民族地区前列,实现了优质资源全域共享。”朱永忠介绍,甘孜州通过实施联网攻坚行动计划,实现全州学校网络接入率达100%,200 M光纤接入学校达80%以上,乡中心校及以上学校班班通覆盖率达100%。
2022年底,甘孜州完成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对接工作,形成了国家、省、州、县、校多级互联互通一体化模式。“以前资源难寻,现在教师坐在办公室就可以链接资源,教师成长和课堂延伸‘进化了’。”教师泽仁拥忠感叹。
目前,甘孜州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中建成了“甘孜智慧教育‘123’模式”,即建设了1个甘孜智慧教育云服务中心;搭建了“内地优质带动州内优质”“州内优质带动州内薄弱”2类平台;创建了州级“康巴网校”云平台、县级“智慧教育中心”、校级“数字化校园”3级形态,智慧教育网络基本搭建完善。
“下一步,甘孜州将落实4大部署,实施6大工程,创新8大行动,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形成适应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甘孜州副州长何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