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79期(总第2976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建设校园红色文化凸显老区教育特色
——访通江县原教育局局长 老科协副会长吴朝达
《教育导报》2016年第79期(总第2976期) 导报一版

在通江县各学校,只要涉及校园文化的设计和打造,吴朝达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人。先念小学、正文小学、列宁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口号,都是由他积极参与思考和提炼。在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探索和实践中,担任多年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吴朝达无疑是专家。

上世纪90年代末,吴朝达任通江县教育局局长,2001年离任并担任县政府督学,2007年退休,现任县老科协副会长。几十年来,吴朝达从来没有离开过教育,直到今天,年近古稀的他还经常到学校给校长讲课,指导办学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近日,本报记者到通江县采访了这位对教育极具情怀的“老吴局长”。

珍惜红色文化资源

领会红军精神精髓

“老区教育没有其他资源,有的是3个字——红、穷、农!”吴朝达开门见山地说出他对大巴山教育资源的看法。“穷,这里不是指‘穷山恶水’的穷,而是侧重于朴实、在困境中奋发的意思。穷,有时候不是贫乏,而是一种财富。”

他说,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教育资产。通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红色歌谣和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成了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精神是教化后人的宝贵教育财富。“把红色资源变成校本资源,对师生来说能够带来一种归宿感。红军壮举的意义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图富强,为社会求进步,为人类创文明。中宣部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王坪烈士陵园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足见红军精神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