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

从书本走向生活,劳动教育“活”起来

■董仙莲

《教育导报》
2021年第23期(总第3551期) 导报二版

最是一年春光好,护树添绿正当时。在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到来之际,广元市朝天区各学校以“珍爱绿色生命,共建绿色家园”植树节教育活动为契机,激励师生走进大自然、整饬校园地、栽种花草树木、制作植物标本,动起来、干起来,并通过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真正让劳动教育“热”起来。

植树种树,让劳动教育落细落实

“同学们,春天正是植树的最佳时节。怎样栽种树苗呢?首先我们要根据树苗的大小,挖好坑。坑的大小确保树的根部能被坑容下即可。”3月11日,云雾山镇花石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校园里栽种树苗。

“放树苗的时候,一定要手握树干,将树苗放置在坑的中部,尽量保证树干垂直,确保树干深入土中的深度和它的原有苗圃一样……”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学生们兴致勃勃,校园地里生机盎然。

植树节期间,朝天二小、李家二小、文安小学、中子实验学校、大滩镇小学、宣河小学等学校还根据学校的环境,或安排每位学生用学校提供的花盆,自栽一盆小花,装扮美丽校园;或让每位学生领取几粒种子,自行种植,每日观察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自然的规律性;或带领学生认识校园里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树木。通过植树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让学生出力出汗,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植树节活动仅是该区劳动教育实践的一个侧面。近年来,为落实好劳动教育课程,朝天区建立了以羊木小学为核心,朝天职业中学、中子镇实验学校、朝天镇第二小学、曾家镇第一小学、曾家镇第二小学、李家镇第一小学、大滩镇文安小学、云雾山镇花石小学8所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为成员单位的劳动教育联盟,定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共享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协调发展,开创朝天劳动教育特色。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积极探索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羊木小学开设了《土陶制作》《土法酿酒》《快乐农场》,蒲家小学开设了《植物标本制作》,李家小学、大滩中学开设了《剪纸》课程等在全市小有名气。在全区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目前,经过学校自愿申报,已评选出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15所。

制作标本,让劳动教育润心无声

“同学们,这棵树形整齐、枝叶繁茂、四季常青是法国冬青树,这棵树叶厚实宽大的是枇杷树,这棵即将发芽的是香椿……”“3·12”植树节活动当天,蒲家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一认识了校园里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的树木。

让每个孩子认识植物,学会制作植物标本,是蒲家小学的一门特色课程。

据了解,2018年,蒲家小学搭乘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快车,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相融合,学校科学教师把植物标本的采集、整理、制作的全过程编辑成校本教材。信息技术老师教会学生网上查询不知名的植物,把作品图片、制作心得放到网络空间,实现资源共享。标本制成后,技装主任会同科学教师帮助学生生成二维码和标签,便于大家通过二维码查询。目前,在馆植物登记成功的标本共计1000余件。学校植物标本馆不仅增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更成为蒲家小学一张响亮的名片。

“低段的孩子,要让他们在室外通过观察、触摸,去认识每一种植物。而在我们的标本馆里,每一种标本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见此种植物的制作年份、特性、用途、注意事项等一系列信息,对高段的孩子认识植物很方便。”标本馆负责人介绍,学校地处农村、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根据这一特点,开发了校本课程——《植物标本制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个性成长平台,促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为劳动教育提供了“试验田”。

此外,蒲家小学还以植物标本课程为抓手,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之中。“以前,孩子们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我也是想尽奇招,效果甚微。”语文老师郭崇黎感慨道,“自从学校开设了植物标本课程,孩子们有了真实的劳动体验,写作文不再‘无话可说’,写作素材信手拈来。劳动体验对孩子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道德与法治老师也会根据劳动实践课适时进行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与感恩。“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就考到了植物的向水性、向光性、向肥性等特性。我之前制作植物标本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那道题得了满分。”蒲家小学五年级学生杨东升说。

蒲家小学植物标本制作课程,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自然,从理论走向实践,凝固的“植物园”让劳动教育真正“活”起来。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