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要贴近青少年“最近发展区”

■张筠

《教育导报》
2021年第29期(总第3557期) 导报三版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委员分组讨论会时多次强调,通过开展党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正处在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生理发育、心理变化所形成的思想波动也可能随时发生着,历史虚无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社会思潮冲击着青少年的头脑。因此,在建党10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对青少年开展党史教育,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影响青少年的一生。而这一特殊时期具有“培根铸魂”意义的党史教育,通过影响他们的思想成长,助推一代又一代人建构科学的党史观、国家观、民族观,能够切实提高党史知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但是,由于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各异,他们在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党史教育更需要贴近青少年的“最近发展区”,关照各年龄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有机统一。“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以及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学生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因此,党史教育不能脱离青少年的已有认知水平,成为“空中楼阁”,而要契合青少年的“最近发展区”,把握青少年特点,贴近青少年需求,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那么,党史教育如何贴近青少年的“最近发展区”?首要的是要让深邃的理论“活起来”,用青少年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差异构建具有“清新话语”的党史教育课程体系。100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在砥砺奋进的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中国为什么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需要将这一过程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要故事等纳入大中小学党史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重要内容,根据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研发适应不同年龄、学段迥异,并彰显鲜明新时代特征的党史教育课程体系。

比如,针对中小学生,需要研发更具体验性、趣味性的课程,呈现更多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体验感知等形式的党史知识实操案例;针对青年大学生,需要研发更具主观表达的课程,突出厚重理论讲述、现场参与等形式的培育党性、价值观与政治认同等观念与情感的学习路径,注重对于抽象认知的评价。同时,要注重打通各学段党史教育“断链点”和“空白带”,使党史教育课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与各学科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无缝耦合。

既要让党史课程建设“活起来”,课堂教学也要“活起来”。思政课是大中小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和主平台,要种好思政课开展党史教育的“责任田”,将党史教育融入各学段思政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各环节,趣味生动,提高“抬头率”“选课率”和“点头率”。首先,要注重改革党史教育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艺术与教学模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手段先进、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党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其次,要把准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少年学习的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学目标的契合点,构建全员、全程、全过程育人新格局,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国家精神等自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锻造过程。

此外,还要让党史教育走进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将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的传播传承与现实社会的关怀紧密连接,贴近青少年的“最近成长区”,亲临“身边”发展的温度,震动灵魂,触动心灵。比如,将成功抗疫、决战脱贫攻坚等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融入党史教育教学之中;在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党史教育中融入中华团结“一家亲”内容;在城市社区融入新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理想等内容。同时,丰富“第二课堂”,通过校园各种宣传平台、活动平台、互联网平台以及重要时间节点的仪式教育活动等,以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宣传活动。让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革命历史遗迹遗址和红色教育史馆,开展红色体验实践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参与式的活动中得到灵魂浸染和心灵成长。活用、善用网络红色资源作为课内外、校内外的有益补充,将最鲜活、最时尚、最生动的线上红色信息纳入党史教育视野,让青少年在第一时间聆听党中央的声音,感知祖国最新最强劲的心跳,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宁先民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