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谈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四有”原则

■张道明

《教育导报》
2021年第79期(总第3607期) 导报三版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来源。学习传统文化能帮助孩子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助推其自主发展和精神成长,以形成他们完整的人文素养。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如何引导,教师应该怎么做,家长和社会又处于怎样的地位?本报特约请来自省内外的教育工作者、高校专家一同讨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加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以为,需要做到“四有”。

首先,内容“有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既有诸子百家等文化意识形态,也包括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汉字对联等长期积淀的产物,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面对丰盛的传统文化,学校应该选择适宜的内容,有序地开展活动。有序的意思是,哪个年龄段学习什么内容,须有章可循,有规律可依。以某小学开展“国学经典”为例,选择《弟子规》《声律启蒙》《孝经》以及唐诗宋词。低段学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较弱,适合读注音版的《弟子规》以及浅显易懂的古诗;中段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粗浅的理解能力,适合读注释版的《弟子规》《声律启蒙》以及简单的五七言古诗;高段学生识字多,有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适合读《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以及律诗宋词。这样安排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是一个先易后难,有序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了对学习规律的尊重,收到了良好效果。有序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

其次,方式“有趣”。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多么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果学起来寡淡无趣、枯燥无味,则效果甚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要创新,有趣好玩,合学生胃口,让他们乐此不疲。犹如再有营养价值的食物,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食欲。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把动作、演唱、表演等巧妙融入到传统文化学习中,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譬如学习古诗文,可以把古诗文改编成韵律操,边跳边念;可以抑扬顿挫,有模有样地吟诵;还可根据旋律演唱。某位教师执教小古文,学生辅以肢体语言,或拍手、或拍桌子、或跺脚,随着节奏乐读、美读、诵读,身心放松,走近文本,走进作者内心,与作者情感共振,进入了一种美妙境界。整个过程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趣味横生,入情入境。“有趣”当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再次,要求“有度”。传统文化在国家课程中有所体现,语文统编教材就增加了不少诗词古文,学生应该熟读成诵,烂熟于心,理解运用。学校选编有国学经典读物,学习此类传统文化在要求上应该“有度”,不能随意拔高学习要求。学校自编的国学经典读物重在背诵积累,“口诵心惟”,不能像学习教材中古诗文那样,要求学生抄写默写甚至考试,否则会加重学习负担,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内心抵触,得不偿失。可以按照年段划分学习要求:低年级要求读准字音,但不讲解,不分析;中年级要求读准字音,逐渐领悟词义句意;高年级要求读准字音,通晓其意,还可以适当地讲解讨论,甚至进行拓展延伸。这种“有度”呈现一种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习要求,考量到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特点。“有度”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难点。

最后,过程“有恒”。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积淀发酵的过程,无立竿见影之效,不能一蹴而就。“有恒”指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才能深刻领会精髓,化入生命血脉。有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是“运动式”“应景之作”,或者用传统文化装点学校门面,供人参观,有作秀之嫌,容易浅尝辄止,流于形式。譬如,上期开展“二十四节气”,下期学习“国学经典”;一会儿“地方非遗文化”,一会儿“传统节日”,有忽东忽西之感。由于时间所限,学生学习浮在浅表,仅得皮毛,传统文化难以擦亮学生的精神底色。破解上述困境,学校可以基于校园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师特长,确定主题,开发一系列课程(有具体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持之以恒不间断地开展活动,用三五年、十年甚至数十年时间“磨一剑”。学生才能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才容易入脑入心。“有恒”应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

综上,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选择适宜内容,循序渐进,不拔高要求,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长期坚持,才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起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作者系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教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