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要走“立交桥”

■彭涛

《教育导报》
2021年第80期(总第3608期) 导报三版

那天去城里开会,汽车行驶在高架桥上,快捷、顺畅。钢筋水泥的“巨龙”纵横交错,大大缓解了以往的交通拥堵现象。

“叮!”我的手机响了一声,是一个家长给我发微信:“老师,我想问一下,孩子休学需要什么条件?”我有些惊讶,赶紧回了一句:“为什么要休学?”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读书,我想让他重来一遍。”家长回答得很直接。我心里想,重来一遍就一定会好吗?不找到成绩不好的原因,重来几遍都没有用。于是我问他:“是成绩不好导致孩子不想读书,还是孩子不想读书导致成绩不好?”

“有什么区别吗?”家长回问了一句。“当然,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不想读书,可能是孩子已经尽力了,但效果不理想;如果因为他不想读书而成绩不好,也可能是孩子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耐心地跟家长解释。

“这个我不太清楚,只是孩子学习成绩太差了,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怎么生活啊?我急得都快睡不着觉了!”家长这样的回答一点儿也不奇怪,很多家长心里只想着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却并不关注孩子成长真正的需要,没有找到原因就草率决定,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会害了他。

我对家长说:“我不建议孩子休学,你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找到最适合他成长的路径,有时间你带着孩子来学校找我吧,我们一起给孩子诊断诊断。”

汽车继续在高架桥上行驶,两旁是林立的高楼,展现着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我们的生活条件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什么一些家长思想观念转变得那么慢呢?

曾经在与一个家长交流时听家长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考上一流大学,即使一年又一年地复读,也在所不惜。他将全部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让一个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整天生活在重压之下,考试成绩始终不见起色。后来,我与家长和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孩子最大的长处其实是动手操作,于是,我建议他把升学的目标定位为职业技术类高校。再后来,这个孩子放下压力,轻松愉快地考上了一所高职院校,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成了一家大企业的技术骨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这一思想始终占据着主流,于是就有了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说法。殊不知,当今时代成才的道路已有了千万条,“独木桥”时代已经远去,“立交桥”时代已然来临。优异的学习成绩固然是学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仅仅只关注学习成绩就未免太狭隘了,关注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我坐在车里,宽阔的高架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大家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质,家长完全没有必要逼着孩子走同样的一条道路。成长的道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等待着那位发微信的家长来找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为这个孩子找到最适合的成长道路。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