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后,教师应该做什么

■许大成

《教育导报》
2021年第81期(总第3609期) 导报三版

一堂公开课(图片由川大附小提供)

每位老师在从教生涯中,都会上不少公开课,且都会在课前精心准备,但在课后的态度和表现却有很大差距。一些老师课上完了,就“躺平”了,在评课环节,也是心不在焉,礼貌式地点头、敷衍式地记录、程式化地表态。这种态度导致一些老师“低水平重复”,陷入“无发展增长”的内卷状态。而优秀教师却十分重视公开课的课后功夫,把公开课的课后过程理解为同行之间不同意见的“碰撞”和“对话”过程,理解为专家“点拨”和“指导”的过程,理解为自己梳理“反思”和“改进”过程。他们以开放、倾听和接纳的心态,拓宽视野、更新理念,不断走出成长的“舒适区”,走向充满挑战的“学习区”,找到了成长的动力、路径和方向。

一、对话同行评课。课堂教学是一项实践,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存在,加之同行的教学理念、教学经历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同行评课的差异性,而这正是上课反思改进的鲜活资源。一位老师在应用活动型公开课结束后,同组的老师形成两种评课意见:一种认为这节课“动”有余,教材有边缘化之嫌;另一种认为“知”有余,传统色彩浓了一些。面对这些意见,这位老师保持倾听、对比和借鉴的状态。“倾听”,专注和悦纳同行的评课意见,如实记录评课的说法,防止武断的取舍;“比对”,同行对这节课的看法,与我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有何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借鉴”,同行的意见有哪些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等等。这种“同行是专家”的伙伴型学习心态,把“工作”现场转化为“学习”现场,使这位教师浸润并成长在真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教研文化中。

二、倾听专家说课。专家讲座有助于化解实践中疑难困惑,为课堂改进提供富有启发价值的“指导”和“参考”。但指导和参考不是照搬和套用,而是一个问题导向、主动建构的过程。前面所说的同行们的意见分歧,激发了开课老师的问题意识:“活动型课程”的实践样态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再次回放学习课标组专家关于“活动型课程的基本问题”的讲座,并结合备课组的讨论意见,探索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校本化解读:本质上仍归属学科课程,不能理解为活动型课程和学科型课程的简单拼凑,否则就会带来实践中的摇摆;学科使命是依靠学生活动而不是教师讲授来完成。有了这份领悟,这位老师对同行的评课意见有了基本的分析立场。由此可见,倾听专家说课的实质,不是从专家讲座寻找现成答案,而是教师带着对实际问题的“求解”心态,形成一种“针对”与“结合”的追寻,进而产生更多的“触动”与“生成”,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讲座观点的“理解”和“转化”,对现实问题的“领会”和“洞察”,进而培育教学信念,形成教学自觉。

三、省察自我改课。对一节公开课的“打磨”,内蕴丰富的实践智慧,教师要勤于“珍惜”“捕捉”,善于“概括”和“迁移”,使之成为今后课堂改进的“启发”和“遵循”。优秀老师在开课评课结束后,都会主动向自己提问:我的课为何这样设计?我的课上得怎么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落差?怎样听取同行的评课?如果下次再上,我会怎么做?让自己始终以反思和改进的状态行走在成长路上。这种基于问题、行于实践、成于反思的行动研究,打通了课堂教学中“自己与同行”“自己与专家”之间的阻隔,建立起“观察与思考”“理念与行动”“理想与现实”之间内在的“关联”和“对话”,梳理起来就是:(1)理想课堂:培育核心素养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2)实践课堂:我的课堂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要求?(3)反思课堂:“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以及原因表现在哪些方面?(4)重建课堂:再上这节课可以有哪些改进?这种以专业化的视角对自己课堂实践的“省察”和“批判”,重建和优化了课堂教学行为,增强了自身专业成长的力量。

朱永新说过,教师成长不在于他上过多少课,而在于他用心上过多少课。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成长三昧,而“对话”“倾听”和“省察”,正是教师如何用心的具体诠释。它让一节节公开课成为教师学习研究的教育现场,专业成长的关键性事件。实践证明,一个优秀教师,一定是诞生在充满节日仪式感的课堂里,成长在对课堂实践的“热爱”和“专注”、“体验”和“创造”中。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