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校长相约 ,过一个奇思妙想的周末

■记者 梁童童 钟兴茂(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0期(总第3628期) 导报二版

“双减”政策出台之后,没有了各种培训班,孩子们的周末,还可以怎么过?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孩子们每个周末都跟他们的“佩奇”校长有一个约定:“佩奇”校长在周内发布一个话题,或是分享一点感悟,或是邀请孩子们做一个小实验,总之,都是“时令菜”。愿意参加的孩子在周末与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再将成果投稿到校长信箱,与大家分享。这个名叫“玉你有约”的周末活动,孩子们都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一起来看看吧!

一只甲鱼的“出逃”

“深夜,一只甲鱼翻越深桶,成功出逃了。……这么深的桶,甲鱼究竟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这学期开学不久,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的家长和孩子们收到了这样一条“奇怪”的推送。打开才发现是一封来自校长王位敏的“邀请函”。王校长邀请同学们做什么呢?

事情的起因是:暑假期间,王位敏的朋友送来一只甲鱼,王位敏找来一只很深的水桶,将它养在桶里,心想,这么高的桶,甲鱼铁定爬不出去。

甲鱼也很“老实”。白天,它伏在桶底一动不动,王位敏偶尔用手轻碰它的背,它才会伸出脑袋,又马上缩回去。然而,当晚,王位敏半夜梦醒,鬼使神差地踱到桶边一看,发现桶里空空的。“不好了,甲鱼出逃了!”一家人立即行动,最终,在水桶两米以外的冰箱底下发现了甲鱼的踪影。

这么深的桶,甲鱼究竟是怎么逃出来的呢?“孩子们,你能告诉我吗?”

“邀请函”的末尾还附上了建议,建议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既要大胆猜想,也要积极求证,去网上查一查有关甲鱼的资料,去菜市场、水产店问一问甲鱼的活动规律,用文字、图画或是口述、表演的形式,记录下自己调查分析的过程。

这条推送让孩子们大感兴趣,一到周末,就开始行动起来。

“甲鱼一定是饿了,要出来捕食才逃跑的。”三年级1班的郑祺煜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甲鱼比较胆小,不喜欢强烈的光照和高温,所以一般在下午5点以后才开始活动,它们通常会在晚上12点至凌晨2点左右捕食。

一年级9班的桂敏倬先问了外公。外公说,甲鱼有可能把桶打翻了,爬了出来。桂敏倬回忆了一下王校长的描述,地上没有水,桶也是立着的,所以她认为外公的答案不对。于是,她又去菜市场进行了观察。

她发现鱼没有脚,也可以从盆子里蹦出来。经过一番思考,她认为,甲鱼也有可能像鱼一样直接从桶里蹦出来,也有可能用自己黏黏的脚顺着干燥的桶壁直接爬出来。“不管它是怎么出来的,都说明这只甲鱼很有毅力”桂敏倬说。

孩子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把自己的推测画成画,做成报告,发到了校长的邮箱里。一年级2班的蒋钰澄邀请妈妈为自己拍摄了一个近5分钟的视频。他把自己想到的可能性罗列到纸上:直接爬出来、撞破了桶、利用身体的伸缩性勾到桶沿爬出去……他对着镜头,一一解说,最后得出结论:甲鱼不想被吃掉,所以要坚持一步一步地爬出去。

经过统计,王位敏收到了图画、视频、说明书等超过200件作品。看着这一个个“奇思妙想”,王位敏惊叹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甚至有的家长专门找来了乌龟或甲鱼,与孩子一起在家还原了“逃跑现场”,还有不少家长在公众号上留言:太有意思了!

一只甲鱼的“出逃”,给孩子们的周末增添了许多欢乐。

原来,这是王位敏构想的“玉你有约·奇思妙想过周末”周末亲子实践探究活动。“‘双减’之后,有的家长忧虑孩子周末不上培训班不知道干什么,我就想了这个活动。”王位敏说。

每周,王位敏会构思一个话题,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倡导家长们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一同思考、一同探讨、一同实践,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简要记录活动过程,将成品投稿到邮箱,再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出来。

活动遵从孩子和家长自愿参与的原则,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锻炼创新能力,拓展思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活动一经推出,就广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好评。于是,“玉你有约”就成为了孩子们每周最期待的事。活动主题由校长王位敏来发布,也欢迎大家就贴近孩子们生活且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案例踊跃投稿。

一升米的“借与还”

一个上大下小的正方形木质盒子,四面由四片大小相等的梯形木板组成,底部是一块正方形木板,上方是空的。它的表面经过岁月的侵蚀,已有部分变成了黑色,上边的四个棱因为磨损,变得粗钝……整个盒子透露出一种粗糙质朴的气息。

这是“升子”,是一种用来称量粮食的工具。平常的一天,王位敏在家中看到了它,突发奇想,用它来作为那一周“玉你有约”的素材。

像“甲鱼出逃”那期一样,王位敏为孩子们讲了自己与这个升子的故事。

王位敏的童年在乡村度过。每年秋收时节,王位敏的妈妈总会拿出升子,把家里收割的小麦、稻谷、黄豆等粮食一升一升地量了又量,一边量一边掐着指头一遍一遍地算着,看收获的粮食能不能接上明年的收成。

但事与愿违的时候更多。王位敏家人多地少,粮食往往不够吃。每当这时,他们总会向邻居借一点,待来年庄稼收割之后再还。

有一次,王位敏到邻居家借了一升米,邻居奶奶用皲裂的手在升子口上抹了又抹,王位敏端回了满满、平平的一升子米。

没多久,新米收获了。王位敏的妈妈将升子装得尖尖的,像座小山似的,还给了奶奶。

“妈妈,当初我们借来的时候升子是装得平平的,为什么还回去却要装得尖尖的呢?”王位敏提出疑问。

“孩子们,三十多年过去了,佩奇想了一万多天,到现在都还没有想通,请你帮帮我吧!”

二年级12班的陈祖民将“借来的米”和“还回的米”画了出来,并在旁边标注:“校长的妈妈感谢奶奶借米,还了小山一样高的米。”何蕊洋在爸爸的指导下写了一首小诗:不惜粮食当自悔,米饭粒粒念汗水。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并为诗题名:《珍惜粮食》。

三年级13班的冯诗雅没有直接回答王位敏的提问,而是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米会不够吃?为什么不去超市买,而是去跟邻居借?带着这些疑问,她展开了调查。

她先询问了妈妈,得知王校长小时候,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于是,他上网查阅资料。原来,上世纪80年代的四川,很多农村家庭靠种地为生,收入有限。收获的粮食并不能完全用来吃,还需要上交“公粮”,也会把粮食拿到集市上售卖,以补贴家用。农村中,邻里之间很熟悉,生活中出现了困难,大家都会相互帮忙。

了解了当时的生活背景,冯诗雅写道:“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应该就是您妈妈当时的心情。”她还补充,在当时每家粮食都很紧张的情况下,奶奶肯把粮食借出来,这份情谊让人感动;校长妈妈加倍还粮,是对奶奶借粮之情的感激。对比三十多年前的生活,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我们珍惜。

没有时间画图、调研的孩子,也将自己的思考进行了分享,“留言板”上一片热闹。

截至目前,“玉你有约”已经进行了7期,探索甲鱼出逃、研究米升、为空气称重、尝试发现身边的美景、用食材做食物画……玉带河学校孩子们“奇思妙想”的周末,还在继续。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