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产生无助感

■吕雪萱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0期(总第3628期) 导报二版

心理学上有一项著名的理论,称为“习得的无助”。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通过实验提出了一个心理学概念。意为人们在先前的经历中,发现努力很久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便形成一种“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并因此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消极心理状态,即使之后置身于有机会改变结果的新环境中,也不再选择尝试。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也印证了这样的理论。

曾经有一个孩子,每次只要看到考卷便胡乱下笔,接着就把考卷压在垫板下,趴下睡觉或开始把玩抽屉里的东西。有一次,我发下去的不是考卷而是游戏单,上面有许多有趣的语文小游戏,但那个孩子完全不加思考,行为依旧和以往一样。

也曾有一个孩子,每次听到要上语文课时总是意兴阑珊,因为之前的语文课让他有不好的经历,包括死背课文、反复抄写、考试……哪怕我现在的语文课或作文课已经融入了许多有趣、有创意的活动,他也会先有一些犹豫后,才开始进入师生的互动。

再以我侄儿为例,他今年一岁多,平常最喜欢和我一同玩耍。有一次,我跟他玩磁铁游戏,一开始,他还兴致高昂地试图想抓住磁铁,但几次都抓不到后,慢慢他就放弃了,任凭我试着用更简单的方法和他玩,他也压根不想再碰了。最后,他宁愿自己玩其他的玩具,也不再和我互动了。

这不正是上述的实验结果吗?

“习得的无助”,有时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人被动消极,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就愈低,同时会进一步强化“我做不到”的信念。因此,我常告诉家长,我们身为父母、师长,有时需要适时地“装傻”,以提升孩子的“信心”。

例如,有时我会故意答错题目,让孩子们有机会帮我解答,让他们借此得到成就感。如果每个题目都是由老师来解题,孩子们因为没有参与感,就会逐渐失去注意力,最后就会失去学习兴致。这也就是为什么提倡“自主行动、自学、自发”,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取得学习的主导权。

有时候,我也会希望家长能多给予孩子“正增强”,作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例如,当孩子这次完成了一项任务,就可以答应他某个条件,如此一来,他就会因为这个条件,驱使自己做得更好。这里的条件未必是物质的,它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无形的,例如,说孩子很棒、给予孩子拥抱、让孩子多玩10分钟、多到户外玩一个小时等。

我也喜欢经常给孩子制造微小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可以感受到达成目标的小确幸;又或者营造出友善平和的学习氛围、避免消极悲观的心态,给予孩子们多元探索的潜能开发机会,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增强信心,健康成长。

诗人里尔克说:“所谓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内心走出来的,而非等它朝我们走来。”如果孩子走不出内心的框架与先前失败的阴影,因而产生“习得的无助”,身为师长的我们,应尽可能协助他们主动走出框架,朝向目标与喜爱的生活前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