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里的少女

■姚贺国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四版

《偶发空缺》

作者:[英] J.K.罗琳

译者:任战/向丁丁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ISBN:9787020094929

 

■姚贺国

书房里,儿子第三遍开始读他所喜爱的哈利·波特,而我手中则捧着这本《偶发空缺》,很难想象,同一个作者,能写出如此截然不同的作品,尤其还是当哈利·波特系列收获了如此多哈迷的追捧之后的转型之作。我特别查了一下,除了哈利·波特系列外,罗琳到目前也就写了四部其他作品,《偶发空缺》就是其中唯一一本单纯隶属于麻瓜世界的作品,无关哈利,也无关魔法世界。

我其实是一个伪哈迷,我压根就记不住哈利·波特系列里面诸如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之类的外国名字,乃至无心阅读,自然也谈不上太喜欢。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人宅家,儿子提出想再刷一遍哈利·波特系列,而我给他买的书又放到新家的话,我想,我应该很有可能与这本跟霍格沃茨系列躺在同一个架子上的书作失之交臂。

啃完这本书后,我又“逼”自己重新阅读了一遍,好久不读长篇小说,第一遍读似乎有些没太明白,一多半的原因在于近百个书中角色的姓名,以及其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少名字还拥有别具特色的绰号,特莎、特莉、雪莉、萨曼莎、莱克茜、哈丽雅特、苏克文达,还有“汪汪”和“肥仔”,以及“鸽笼子”。因此,如果你也对罗琳的这部新作产生兴趣的话,建议先捋一捋这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图。

顾名思义,这部作品主要围绕帕格小镇一位中年议员巴里·菲尔布拉泽的猝死后发生的位置空缺展开,因此,如果将他作为本书的第一主角原本也无可厚非,哪怕这位短命的主角没活到第三页。但是,在接下来的篇章里,几乎时时出现他的身影,哪怕到最后仅仅是被少年们所代言的“巴里的灵魂”的形式在网上发帖,他依然是本书的唯一主角,因为很多人都心心念念记挂着他留下的空缺甚至他的遗孀,以及那片他所守护的丛林、那个戒毒所,以及成长于其间的典型人物——克里斯塔尔·威登,一个满嘴脏话、品行不端的少女,她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不负责任,威登守护着弟弟,故事的最后也是以姐弟俩的不幸意外而告终,徒留下这片世界不为人所知的肮脏与秘密。

故事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高潮起伏,以一个意外为开端,另一个意外为结束,除了巴里这个第一死者,书中似乎并没有出现值得树立的正面人物形象,反倒是各色人等层出不穷的低劣表现,隐隐可以读到作者罗琳对于这个麻烦的“麻瓜世界”并不抱有太大的善意守望。

作为议员兼学校女子皮划艇教练,巴里坚守着那片被小镇居民视为堕落的丛林,那个被其他人认为低级无效的戒毒所,以及对克里斯塔尔这个堕落少女的成长期待,但随着巴里的倒下,仿佛一切的真善美也随之轰然崩塌。哪怕有像凯一样有良知的社工,哪怕也有对善留有念想的很多小镇人,但最终无法抵御时代进步的洪流,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吧,只有利益,不分对错。但世界只能这样发展吗?难怪罗琳女士更愿意一头扎进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憧憬畅游,不愿醒来。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得比巴里更好,没有议员的位高权重,但依然保留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耕耘职责,各种各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会聚在一个班级里,他们中自然也会有克里斯塔尔、有安德鲁,还有新来的插班生盖亚。

关键问题在于,我是否能像巴里那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尽可能地导其向善,哪怕不能帮人一生,但终归能带给孩子们些许的美好与真诚。纵然有一天,我也可能遭遇偶发空缺的意外,但世界也会因为我来过而增添几分美好。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