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可以听星星唱歌的童年

■胡艳丽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四版

《星星从来不睡》

作者:王立春

绘画:方明瑜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3月

ISBN:9787229156817

 

■胡艳丽

《星星从来不睡》是儿童文学作家王立春写给孩子的小诗集,它纯美、梦幻,以诗意开启孩子的想象。

33首小诗配33幅图画,如同33个小世界。作者笔下需要陪伴的小树、拉来云彩的小鸟、装病的小草、为夜晚点灯的星星、为天空补洞的月亮、互相拥抱的小河,充满童心童趣又润物无声,它们为孩子打开了一扇扇充满梦幻的大门,每一首似乎都是一部长篇童话的开端,无限故事需待孩子开启想象,在成长中慢慢书写。

比如《月亮补丁》:“是哪一年哪一天呢/夜晚出了事/不知谁在天背后/把夜空捅出了/一个一个小洞洞/是哪一年哪一天呢/洞洞里吹进了一阵阵小凉风/是哪一年哪一天呢/人们管那些洞洞叫星星/是哪一年哪一天呢/那个最漏风的大洞洞/被打上了一块金黄色的月亮补丁。”

时空亘古久远,宇宙广博无限,孩子无法理解无限和无垠,那作者索性就把问题留给孩子,星月生辉是哪一年哪一天呢?假如一粒小星星贴住了一个小洞洞,那小星星会不会很冷?透过小洞洞会不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如果月亮贴住了一个大洞洞,那它背后究竟贴住了什么秘密?

读这首小诗,有限的文字其实只是一个导引,孩子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将夜空想象成霓裳羽衣,破了洞,被巧手的仙女饰以星月,流光溢彩。也可以开启想象,在那一丝丝冰凉中,将星星想象成是一颗凉凉的、甜甜的糖果,那美丽的夜就变了甜蜜的夜。如果孩子想象星月是棋子,天空是棋盘,流星就是一个个小逃兵,来人间躲避战乱,也未尝不可。

诗,没有边界,没有答案,没有唯一的解读方式,它重要的是一种呈现、一种启蒙,你读到什么就是什么。作者把诗意呈现给孩子,把问题留给孩子,诗读完了,诗意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孩子可以去试着创造一个梦境、一个小世界了。

作者选取的每一个入诗的精灵,都是孩子日常所见之物,日升月落、星移斗转、草木枯荣、小鸟鸣唱。她以简单的韵律、简洁的语言,把孩子引入一个充满想象、奇异又瑰丽的世界,那里没有大道理,却总能触及孩子心底的善意、勇敢与希望。

她写没有鸟巢的树,就像一个不被上天眷顾的孩子,即使是没有漂亮的眼睛、悦耳的声音,没有常常被人夸赞的特长,但心里有梦,一样可以抱持美好的希望慢慢长成自己期望的样子。每个孩子都如同那棵心中有鸟巢的大树,即使没有凤凰来栖,一样要努力生长,枝叶参天,迎风而舞。

她写开花的小草,它们不论何时何地,即使拼尽全力,也要开出一朵小花,绽放生命的颜色,她写的是拼尽全力的生命绽放,写的是处于逆境中的坚韧,写的是生命的尊严和希望。

如果你直接告诉孩子,生活再苦,也要努力活出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这无疑太过抽象,但诗总能将形而上的东西化为润物无声的语言,可以悄然消解孩子对“大道理”的抵触,将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以形象化的方式融入孩子的心灵。

诗有尽,意无尽,别再机械地告诉孩子大道理,随心而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喜欢“必须”“一定”“应该”,要想触动他的行为开关,还需要他“主动”“愿意”“向往”。作者在书中真正做到了,以诗的语言消弭成人与孩子心灵的距离,她不说教,却无形中给予了孩子爱的引导。

“从不读书的乌鸦诗人,使尽全身力气,也吟不出一个别的词儿。”“树哪怕再矮,也需要小鸟陪。”“不是所有的坏蛋,都一无是处。”书中这些充满灵性的句子,短小、跳跃、想象奇特,就像一颗颗梦幻的糖果,跳进孩子的眼中、心中,陪他玩耍、伴他成长。诗会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时间会让诗意发酵,长成意想不到的模样,内化成孩子内心深处的品格和力量。

《星星从来不睡》以诗歌为“序言”,为孩子可以开启一场逐梦星光的旅程,给孩子一个可以听星星唱歌的童年,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吗?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