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不能成为导“题”

■唐运东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四版

■唐运东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水浒传》名著导读课。执教者将四大名著设计成“谜语”。诸如:一部写女人的书——《红楼梦》;一部写男人的书——《水浒传》;一部写军人的书——《三国演义》;一部写非人的书——《西游记》。大家摩拳擦掌,踊跃投入抢答赛,一阵热闹之后,好像场子也是暖起来了,可听课者总感觉不到,这堂课究竟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接下来,执教者出示作者跟作品、人物与外号、人物与性格配成“谜语”猜题抢答赛。教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大家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原来,名著题目这么好答。

这堂九年级名著导读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像为小学生公开的游戏课。兴趣激发方式简单,内容浅薄,几乎与被导读名著的相关知识脱节。如果停留在猜谜式的“趣味”导读层面,就可能背离了名著导读的初心。

教材所呈现的名著导读知识,它是一扇照见“天光云影”的窗口。一堂名著导读课,教师可以经典片段为抓手,引导学生正确打开,初识名著内容、结构、语言等,尽量体现不同于“那一本”的“这一本”的特色和亮点,尽量透过文学本身吸引学生阅读兴趣,而非仅仅因为采用了抢答游戏,激发名著阅读兴趣。

当然,说到底,文学就是“人”学。作为文学体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为学生导读名著,就必然咬定人物形象不放松。执教者似乎也深谙于此,但操作路径过于简单、表层。

同样是围绕人物,我们可以之为轴心,给学生出示一个人的多个片段,或不同人物的相近片段。在阅读中教导读,而非将学生视线从原著中抽离出来,对经提炼过的有关人物性格、绰号等相关信息,简单作答或配伍,引导学生从“浅阅读”迈向“深阅读”,哪怕学生会遭遇各种阅读困境,也比做一些热闹的猜谜游戏,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名著导读,一些教师将“导读”变成“导题”。“考什么”就“读什么”,这种直奔主题或考题的“导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导读,给学生导入的不是名著,而是题库。哪怕因“答题”而获得简单而肤浅的快乐,都不值得提倡、推广。貌似导读,实则导题,学生不知不觉就误入应试教育的窠臼,没有真正品尝到名著的原汁原味。

名著导读应以读为旨归、以导为方法。“导”像炸药的“引线”,如“导”跟“读”脱节,“炸药”无法引爆。个别语文教师热衷于“导”上下功夫,搞得热闹非凡,“导”而不“入”,所导之趣,无法持续名著阅读有效开展,所导之法,概念化、笼统化,无法对接学生个体差异。所导之知,近乎于文学常识,根本起不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眼下一些语文教师,对名著导读不上心、不给力、不得法,导致名著导读说起来重要,导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有甚者,反正学生没名著,便将就教科书上有限的导读内容,照本宣科,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这不是导读,而是“盗”读,生拉硬扯“盗”用书本知识。

有关名著导读的四部曲:如何读;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自主阅读推荐,侧重于方向性。比如:如何读诗?读书方法指导罗列“注意表现形式,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情感,体会诗歌理性美”,这些概念化的“干条条”,更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名著,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读书策略。将上述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还要“写”好后半篇文章。

名著导读要导对,得先入心,把学生好读之心引向名著。再入法,尽量优化阅读方法,用最精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有序、有法、有效阅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