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百叶窗” 搭建“立交桥”

——古蔺县石宝镇中心小学校实施家校共育侧记

■刘茂 徐显强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07期(总第3635期) 导报二版

“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必是家校合作并取得实际成效的教育。……”在古蔺县石宝镇中心小学校家长会现场,学校德育处主任韩春兰正与家长们交流。

近年来,石宝镇中心小学校扎实开展家校共育,切实加强与家庭、社会合作,做到“家校心连心,教育手牵手”,共同铺筑学生的“成长路”。

畅行家访“直通车”

家访是石宝镇中心小学校教师的“必修课”。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推行“百师进千家”活动,实现了家访全覆盖。翻开二年级3班教师王琴的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她近半年来的家访“轨迹”:全班49个学生家庭,她全到过,有的学生家庭甚至到过多次。

据了解,石宝镇中心小学校制定了教师家访制度,把“课内比教学,课外访千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并且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不仅开通了家访“直通车”,还保证了“直通车”的畅行。

“本学年来,我校63位专任教师的足迹遍及全校1289位学生的家庭。老师通过家访,一是给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行为习惯的表现;二是就某些事情给家长进行沟通,寻求理解支持;三是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石宝镇中心小学校副校长邱佳宁介绍,通过家访活动的开展,家长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织密了“教育合力网格”。

开启社会“百叶窗”

“食堂的卫生挺不错,饭菜也可口,学生很满意。但要加强节约粮食的教育,推行好‘光盘行动’。”社会监督员李刚在陪餐时和负责食堂管理老师交换意见。

引导社会有序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石宝镇中心小学校主动打开“百叶窗”,通过家委会这个纽带,让社会有组织参与学校安全、周边治理、营养改善计划、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管理,家委会在提供公益服务、开展社会协调、进行管理监督等方面做了很多公益事。

“今年以来,我们家委会共开展了入户劝导28次,协调了家校矛盾5起,进校宣传森林防火4次……”家委会主任刘爱军说,“学校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没有理由不配合学校把孩子教育好。”

搭建家校“立交桥”

日前,“家长讲堂”又开讲了,本期的主题是“别让孩子负重前行”。石宝镇中心小学校校长徐旺作了题为《多花一点心思,多花一点时间》的讲座。

石宝镇中心小学校架通了和家长、社会之间的“立交桥”,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讲堂等形式,实现家校之间互动对话,把“家庭教育”这一重要阵地培育好。

家长、社会通过石宝镇中心小学校开通的“家长信箱”“测评留言”等进行交流,把自己的一些“金点子”提出来,主动投入学校“参与式管理”,使学校的工作真正做到植根社会土壤。

家长、社会又是学校教育特别的“课程资源”,在学校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石宝镇中心小学校的“开心农场”又开始育苗了,学校的老师都没有学过园艺技术,在这方面是知识的“盲区”。但是,学校请到了从事园艺、苗圃管理经营的学生家长,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