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策略

■邻水县鼎屏小学 吴泰 张艳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0期(总第3638期) 导报三版

■邻水县鼎屏小学 吴泰 张艳

留守儿童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实话题。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就人数而言,占了教育对象的1/3,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除了国家、社会的政策大环境外,最主要还要依托于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必须遵循平等、科学的原则,才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端正教育价值取向,平等对待留守儿童

因父母外出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是教育对象的一个基本群体,而不是特殊群体。现在,人们在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时,不自觉地把他们纳入“弱势群体”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在进行留守儿童教育时,班主任必须明白一个道理:留守儿童并非没有父爱、母爱,而是父爱、母爱呈现的方式与其他孩子不同而已。

班主任在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时,要通过创设各种平台,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学习生活的多彩、金色童年的快乐,心理健康、阳光向上。比如: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日分享,和父母比比谁的成绩好等,架起一座连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桥梁。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自豪地在伙伴们面前说:“爸爸妈妈又夸我了。”

平等地对待留守儿童,是对留守儿童最大的尊重和关爱,不能让他们产生“我是留守儿童,我不如其他孩子”或“我是留守儿童,老师对我的要求要低一些”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媒体的报道,不要提及孩子的真实姓名,不拔高或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二、讲究教育艺术,做到“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艺术不是手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就像农民种菜一样,不去侍弄它,它不会生长,侍弄得太勤,它也长不好。作为班主任,必须讲究教育艺术,科学管理。

首先要认真思考,分析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从优势看,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更易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立意识,从劣势看,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教育,重物质满足,轻心理疏导的倾向突出。班主任老师要扬长避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多夸夸他们,让他们活泼阳光,自信自立,同时,对孩子的心理要特别关注,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充实有趣的课余生活引导,让留守儿童觉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有感兴趣、有意义的事做。

其次,注意教育艺术过程的方法。一位教育家说:“当学生意识到我们在教育他时,我们的教育就失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是自热而然发生的事,我们在安排班级活动时,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生日庆祝不能特别强调留守儿童,家访活动也应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在给家长沟通时,不拔高成绩,但可委婉指出他努力的方向。

三、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留守儿童,科学艺术地教育每一个留守儿童,并不是说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完全相同,班主任更要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首先,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手段,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参与到教育中来,但与其他父母面对面交流有很大区别。“师者父母心”,班主任要填补这一缺陷,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父爱之慈,母爱之甜。

其次,特殊性体现在安全教育方面。留守儿童更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政府、社区的保护毕竟是宏观的,班主任一定要心细如发,将心搁在留守儿童身上,关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苗头及时了解情况,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最后,特殊性体现在心理、生活关爱方面。其他孩子受了委屈,可以到父母面前寻求安慰,而留守儿童遇到挫折时,大多只能自我抚慰。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要特别关注、疏导,让他们丰富的情感能够找到依托。在习惯养成上,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作息习惯、礼仪习惯等等,老师既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只有兼顾了留守儿童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教育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对于每个班主任来说,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话题,“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爱无言,润物无声,爱心与责任,平等的思想,科学与艺术,会让我们听到留守儿童生命成长的拔节声,会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加精彩。

比一比 宁先民摄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