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4期(总第3642期) 导报二版

开展“党史故事会”

用共同的信念凝聚人

“刚到学校任教的时候,看见别人跟热点、追新领域,很快就能出成果,心里就产生困惑,为什么我们要默默无闻,坐几年甚至几十年‘冷板凳’呢?”电子工程系青年教师李中余说,直到他听了几场故事分享,心中的疑惑释然了。

李中余所说的故事分享,是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参与组织的“成电党史故事会”。电子工程系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名家辈出,每个科研团队都有着光荣的奋斗史,在其成长奋斗过程中,均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如何用这些无形的‘财富’教育人、影响人、凝聚人?“党史故事会”应运而生。

李中余说,每期“故事会”都会邀请亲身经历学校和专业发展的老专家、老教师来“现身说法”。当了解到有近40年历史的雷达与定位团队创始人杨万麟教授“认准方向,埋头苦干,干它十年二十年,必出成果”的故事,李中余热泪盈眶,“做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当得了‘面壁者’。”

除了给青年讲述学校和专业的“发展史”“创业史”,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强化引领服务功能,成立青年教师“成长驿站”,开展党员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组织青年教师联谊会,切实解决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党建引领让青年教师迅速融入到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并发自内心地认同专业的发展理念。

“高校基层党建必须在教学科研中深深扎根,才有无尽的、旺盛的生命力。”陈章鑫说,通过服务型支部建设,让青年教师能得到从工作到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走得更高、看得更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专业和学科建设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