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破与立

■夏应霞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6期(总第3644期) 导报三版

如果要问2021年教育的关键词是什么,答案无疑是“双减”。

从7月至今,“双减”政策如一把利剑,直指教育长期存在的顽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负”说了那么多年,“过重的课业负担”终于浓缩成具体的两个词:作业负担和课外的培训。党和政府以“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为明确手段出重拳、下猛药、去沉疴,对这一长期困扰学生、家长、教师的问题,进行纠偏矫正、刮骨疗伤。

长期以来,在家庭、学校、社会过度关注之下,每个孩子头上仿佛悬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一刻也不能懈怠,被盯着奔跑在实现“明天”的赛道上“负重前行”。沉甸甸的书包外边包裹着“努力、勤奋、奋斗”的华表外衣,将一个个羸弱的身体压得喘不过气来——小的问题是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了50%,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达70%,再大一点的问题是过重课业负担带来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最大的问题是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前行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是一个规律性极强的事业,就像一艘以巡航的速度前行的大船,如果路遇冰山或暗礁,要减速或改变航道,需要一系列系统性地提前操作才能安全避险。船长、大副、每个船员都应该统一思想,各司其职,服从调配,小心谨慎,关注细节,才能将这艘大船驾驶平稳、扬帆远航。

“双减”就是这样一个系统性操作,它只是更加复杂,更像一次旷日持久的手术和康复过程:一是将已经成行业的学科培训机构彻底转型,就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二是要在学校、家庭、社会重构新的教育秩序,以“作业”和“课后辅导”为切口,提高课堂效益,真正地构建“高质量课堂”。这是一场有“破”有“立”战役:破的是教育的顽疾,立的是教育新生态,“双减”落地的过程就是刮骨疗伤。

相对于“破”,“立”的过程更难。随着学科培训机构的从严规范,各地各校也拿出越来越多的方案先将学生的负担减下去,比如:做好作业设计、书包不回家、周三无作业日、初三恢复晚自习……在“双减”行动之下,“减”去学生负担的同时,“增”的是教师的工作和课堂效益。这个“增”体现出“双减”的“立”。“学校除了应主动承担课后服务之外,还需处理好课堂学习和课后服务的关系,同时做好课后服务的保障工作。学校课后服务应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双减”政策落地应回归立德树人初心》一文中写道。但是,学校课堂学习和课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将是一个学校和教师不断推倒旧的秩序和习惯、建设新的秩序和习惯的“痛并快乐”的过程。

需要呼吁的是,“双减”的“立”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更需家长配合和社会的支持。本来,教育只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枝丫,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来自学校,更多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本领恐慌”带来的焦虑感。破解急功近利的社会焦虑,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的教育环境,必须达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行动。要让“双减”真正地入脑入心,根源是要改变陈旧的评价意识,引导老百姓有科学的人才观,全社会也应理性看待人的成长,共同形成“双减”合力。

2021年即将过去,但这场“减负”的行动才刚刚开始。10年前,一篇《中国你慢些走等一等你的灵魂》中说:“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今天,我们依然呼吁:教育慢一点,等一等孩子们!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