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多张“处方” 解“急难愁盼”

《教育导报》
2021年第116期(总第3644期) 导报二版

(上接1版)

优化监测评价质量。规范考试内容,建立考试管理和试题质量监测评估制度,组建学科考试命题专家委员会、学科命题中心组;规范考试评价,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

课后成长如何“看得见,摸得着”?

处方:做好5套“加法”,赋能多元成长

如今课后服务课程种类繁多,一些家长不免担心,“蜻蜓点水式”校内拓展课程难以学精学好。为此,双流区教育局从增强课程有效性、改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课后服务的管理。

构建“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区内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课后服务内容,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用好区财政课后服务专项经费,引入符合条件的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激励课后服务质量突出的学校。

建立“行业+社会”监督体系。区教育局成立课后服务工作指导小组,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到校指导督查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将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纳入该校目标考核。利用线上线下等综合方式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完善“共性+个性”素质评价。下一步,双流区将逐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中学生综合素质写实记录管理,通过大数据生成学生整体发展的“画像”,构建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机制。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建立以综合素质校本化评价方式。

实行“自愿+普惠”收费方式。各校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要遵循“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按照双流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相关收费标准执行。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用。

满足“差异+弹性”服务需求。区教育局提出弹性离校制度,学校可结合实际,安排不同年级学生分批结束课后服务,错峰离校。同时,支持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5+2”基础上,向周末和寒暑假延伸。

教师生活工作如何平衡?负担太重怎么办?

处方:围绕4个“核心”,赋能教师发展

“双减”政策后,一些教师处于焦虑和迷茫的状态,一些教师感觉压力增加了。为此,双流区教育局紧抓教育教学这一主线,坚定走好教师专业培养道路。

以回归主责主业为核心。研制新时代双流区中小学高质量课堂教学指导意见,构建高质量课堂。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能力,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以助推专业发展为核心。以赛促培、以赛促教。完善校级赛课打底子、“教坛新秀”选苗子、“明日之星”引路子、“挑战名师”搭台子、“学科比武”给位子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高质量课堂”教学比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以减轻教师负担为核心。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充分考虑教师工作和生活平衡。学校修订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

以保障教师权益为核心。优化教师工资结构,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优化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落实“双减”和参与课后服务情况,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