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弥雾机载起职校生助农梦

——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非脉冲弥雾机研发团队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4期(总第3662期) 导报二版

“那一刻我看见爸爸妈妈由衷地笑了。”2021年9月初,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李金龙带着他所在的创业团队研发的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在自家果园试飞时,顺利完成了相当于20个人工量的果树植保作业。“父母的不认同终于变成了肯定,我心底说不出的满足与自豪。”李金龙感叹。

一年多以来,李金龙所在的这个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12个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秉持着助力农业发展的初心,一直致力于植保弥雾机的改进研发。几经突破,他们创新了三大核心技术,改进了传统脉冲弥雾机的几大缺陷,研发出国内首款非脉冲弥雾机。目前,这款弥雾机已经投入市场使用。

团队负责人大三学生刘畅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会持续致力于弥雾机的研发创新,未来我们要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弥雾机服务商,联合各大职业院校,成立产业研究院,把科技力量推广到更远的山区,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农业发展。”

秉持建设家乡初心,创意就此萌发

2020年,李金龙从空军某部队退伍复学。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创新创业宣传海报、创业英雄长廊上学长学姐的创新创业故事给了他灵感,创新创业的种子在他心中萌芽。

与此同时,在汉源学生老乡会上,李金龙又认识了同样抱着创新创业想法的刘畅。同样是果农家庭出身的刘畅,深知病虫害对果树的影响,而现在大多数果农仍然还在采用效率低下的人工喷水雾的方式进行虫害消杀,便想做一款机械化的植保机器。她的想法得到了李金龙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

但第一盆“冷水”很快就浇了下来。上网一查,他们才发现市面上早就有了机械作业的植保方式,即植保无人机水雾作业、脉冲弥雾机。不过他们并没有灰心,两人通过调研发现,植保水雾无人机仅适用于平坦地区作物的植保,而针对丘陵、高地的果树,水雾作业方式就出现了穿透力弱、施药方向固定等缺点,而脉冲弥雾机又存在点火难、噪音大、易堵塞的缺点。

“如果能突破以上问题,研发一款更加智能高效的机器就更好了。”李金龙说。刘畅也开始看政策文件,做市场调研。她说:“乡村振兴,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植保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这些无不激励着我们坚定信心,把想法变成实践。”于是,他们开始立项——非脉冲弥雾机研发。

学院补充技术力量,产品持续改进

李金龙是计算机专业的,刘畅是空乘专业,可以说其专业与非脉冲弥雾机项目毫不相干。“幸运的是,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创业学院的肯定,学院为我们指派了专门的指导老师,还补充了技术力量,邀请了技能大师和植保专家作为顾问……”刘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立项初期,学校对他们的支持。

成都创业学院是经成都市教育局、人社局、团市委联合发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对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对外服务社会创业青年。创业学院院长张丽娟说:“非脉冲弥雾机项目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中提出,又落脚破解果农植保效率的民生痛点,体现了学生的创业敏锐度和社会责任心。”

团队初成后,他们迅速投入到研发行动中。针对脉冲弥雾机要持续性点火以此达到循环燃烧目的的缺点,他们决定设计一次性点火持续燃烧的非脉冲弥雾机,并于2020年4月完成了第一代产品。但第一代非脉冲弥雾机只能手持,烟雾流量也较小,于是他们改进设计,于2020年11月完成可无人机搭载、烟管口径更大的第二代非脉冲弥雾机。

创新技术,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受好评

“非脉冲弥雾机具有高效节能、无振无噪、一键点火、智能温控,以及分体设计的特点,创意独到,市场前景广阔。”在2021年10月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非脉冲弥雾机团队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夺得职业赛道创意组金奖。

这正是2021年3月突破性升级后的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在海南海口、云南西双版纳、成都温江等地进行产品验证和权威检测中,非脉冲弥雾机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相较于植保无人机喷洒200-300微米的水雾颗粒,其烟雾颗粒只有15微米,颗粒更小,穿透力更强。

目前,非脉冲弥雾机已经投入市场。“我们的营销模式是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线上通过一些流媒体进行推广,线下通过户外广告投放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进行产品推广。”刘畅介绍说。2021年8月注册公司后,植保无人机经销商、飞防植保大队、农机经销商等商业合作接踵而来。

创新创业实践,开启人生无限可能

“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到还能注册公司,就是想利用课余时间和创新创业知识,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成功了,至少能改变家里的植保作业效率。”刘畅说,“我从心底里感激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从小就有许多奇思妙想,是学校的资源和平台会聚起一帮可靠的小伙伴,第一次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刘畅的同班同学兼室友覃怡对理财很有兴趣,从团队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从事财务管理。“期间,我自学了很多管理学、会计学知识,现在正准备考取相关证书。”她说,以后不管走到哪里,这些经验都会让自己受益无穷。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不仅能锤炼学生专业技能,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团队指导教师郑应松说,不管实践成功与否,学生们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沟通交流、积累了经验,为开启更多的人生可能打下基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