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故乡之美

■徐斌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6期(总第3664期) 导报四版

《陪花再坐一会儿》

作者:周华诚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ISBN:9787559462817

■徐斌

打开书页,浓郁的泥土气息、草木气息扑面而来。全书分为“落花”“山色”“会饮”“上座”四卷,每卷都在描摹故乡的独特风物,讲述父老乡亲的美好故事,每篇文章都表现出对于故土的爱恋,都深深烙着故乡的印记。这就是一本献给故乡和大自然的书,“花”是乡村和大自然的象征,“陪花”是对乡村和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依依不舍。

作者眼里有风景,心中有人物。例如,《山中月令》中的猕猴桃和老林、《人生果实》中的胡柚林和老徐夫妇、《把秧安放进大地》中的稻田和作者的父亲“稻田大学校长同志”……还有常山菜的辣、包子的辣、烧饼的辣、“索面”的辣,皆是娓娓道来,风景如在目前,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熟悉和深情。

作者笔下有故事,叙事有感情。《雪,消失了的事物》中写道:“一落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西安就变成了长安。杭州就变成了临安,常山就变成了定阳。一落雪,大人就变成了小孩,你也变成了诗人。”雪是我们所需要的。它可以让人安静,理一理过去的岁月,想一想往后的人生。

《每座村庄都珍贵》说,一些村庄也消失了:“每一座村庄都如此珍贵,每一座村庄都装载着那里人们的快乐和悲伤,光荣与荣耀。”《听见万物在歌唱》中,童年歌谣已听不见了。作者还在《歇脚之地》中提到本地文化味的缺席,“一个地方,咖啡馆、茶馆或书店的质量,几乎就代表着那里旅行生活的水准。”这种提醒也是源于对故乡的爱。书上提到的种种“消失的事物”,在我的故乡也是如此,我也因此每每唏嘘。

这种深厚的感情,不仅表现在对消失的事物的追忆上,而且表现在对现实中的坚守农事的劳动者的赞美中。《田野上的风》中,作者讲述种水稻的意义:“我要记录一整年耕种水稻的过程,让城市里的人们知道,种田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要让城市里的孩子们知道,每一粒米饭,都应该珍惜;每一个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赞美纯朴的劳动者:“这世上总有些事,是留给笨拙的人。如同水稻的生长,缓慢却执拗。”

这本书中,处处都有“时间”的痕迹,字里行间藏着一个“慢”字。这是乡居生活的特点。在当今追求方便、快捷、高效、速度的大背景下,“慢”渐渐为“快”所替代,很多人因而变得焦虑。《总有一些事物会记住曾发生过的一切》,说的就是时间:“金钉子,这是一枚地质学概念上的钉子。这枚钉子由岩石地层构成,记录着地球的生命与历史。”《照过很多相的茄子》中写道:“乡下生活讲究一个慢字。什么都可以不讲究,吃饭要讲究——细嚼慢咽。到了城里什么都讲究,吃饭最不讲究——必须快。”这是作者对所谓“快生活”的批评。

余华在《活着》的序里说:“我相信是时间创造了诞生和死亡,创造了幸福和痛苦,创造了平静和动荡,创造了记忆和感受,创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后创造了故事和传奇。”没有时间,我们将会一事无成,然而,如果一味压缩时间,生活就会变味。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即兴发挥,贴切自然,这时草木就变成了人,“草木书”变成了“心灵史”,读之深受启迪。《陪花再坐一会儿》中:“乐观主义者都是这样,世上的事情本没有什么坏的好的,不过都是过程而已,只要珍惜这个过程,不叫一日枉过,不叫落花流水顾自去,便是好的。”

我写散文20年。我一直在思考,散文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对此,周华诚自有主张。写什么呢?写故乡。作者在后记中说:“这一本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散文的方式,重新发现故乡之美。”“如果我们无法懂得她的美,那不过是我们没有真正蹲下身来的缘故罢了。”作者所在的浙江,是中国现当代“故乡文学”的摇篮和重镇,过去有鲁迅、茅盾、郁达夫、艾青等著名作家,今有余华、周华诚等知名作家。写故乡在现当代、在浙江,仿佛是一个传统。

其实故乡也是祖国,故乡是祖国的缩影。我读鲁迅先生的《故乡》,他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连起来,有回忆、正视和展望,使人感知其对故乡、对亲人的炽热之情。在杭州,鲁迅的故乡是绍兴;在北京,他的故乡是浙江;在东京,他的故乡是中国。每个人的故乡都是祖国的一部分,所以歌里唱道“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这就是人们心心念念的的家国情怀。

关于散文怎么写的问题,作者说:“散文还可以从现实中来,与现实贴得紧密一些。散文有它的时代性和当下性。”本书的写作就是这种主张的体现。书中有新鲜的事物,如胡柚、索面等,多为常山所特有;有众多有趣的人物,如种猕猴桃的老林、种胡柚的老徐、经营榨油坊的黑孩、种水稻的作者父子。

《在常山喝茶》中,言及散文的信息量问题,实际上也是对散文作者的评价问题:“散文并不凭一篇或几篇,就奠定了什么地位的,而是把你的名字,你的生活,一并嵌入文章里头,不可分割,构成了文章的信息量,使人读了,仿佛在读作者这个人。”从本书中及其他作品中,确实也能看到周华诚的努力与实践。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