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颗“勇气糖”

■刘晟彤

《教育导报》
2022年第23期(总第3671期) 导报四版

■刘晟彤

近日,看到一个视频点赞数破百万,内容是一个小女孩儿想跟商场的阿姨要气球,但因为胆小不敢去要,妈妈带女儿在路上做对话练习。本来练习得很好,妈妈突然想试试,如果拒绝她会怎么样?没想到女儿哭得非常伤心,视频里都能清楚地看到女孩脸上大滴大滴的泪珠,让人忍不住感到心疼。之后,妈妈拿出来一颗糖给她,说是妈妈给的“勇气糖”,告诉女儿“被拒绝也没关系”。

这个视频一下就火爆起来,获得了很多人的点赞,有人称赞妈妈的育儿方式,也有教育专家指出了视频中妈妈育儿方式存在的错误。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的生活当中被拒绝和拒绝别人都是需要勇气的。

我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甚至影响到了现在的我,我很难自如地开口,每次都害怕伤害别人。回想起自己童年,我那时候身体不好,动作语气都要比别人慢很多,尤其是运动方面很笨,因此格外不自信,总是想要讨好别人。

在家里,爸爸妈妈把我保护得太好了,导致我的思维总是简单直接。有些事情是不能直说的,然而少根筋的我总是不注意,导致很多时候朋友接受不了。她们几次表达受到伤害后,从那时起,我就不太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习惯迎合,一般迎合和讨好都不会有好结果。最后,我发现并没有交到几个真心的朋友,自己也在这样无谓的纠结中,损失了很多学习进步的机会。

初中毕业的时候,去买一瓶水我都不敢说话,甚至不敢抬头看售货员,每次出门都很纠结,我总喜欢一个人悄悄地做事情,不爱跟人交流。

直到高中,我遇到了班主任白老师,是她给了我很多自信。她夸我写字好,让我做了几期黑板报,还让我当生物课代表。以前我心里虽然也曾梦想过,但是很多时候,我总是不敢举手去争取,而且白老师还鼓励我参加了很多学校的活动,如:书法,唱歌,征文,和绘画等等。

在一些比赛中,我取得了好名次,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不行。因为我妈妈是个过度焦虑、担忧的人,她总是会担心我做不好,总是想要帮助我,却从来没有给过我这种非常强烈的被信任的感觉。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百分百相信学生的老师,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即使现在,我已经成家了,白老师还是会关注我,给我鼓励。

我永远无法忘记,一次家长会后,妈妈带我过去找班主任,想投诉我回家不好好学习。但她还没开口,白老师就说:“你女儿真好啊,每天上课特别认真,做人做事也都好,我希望我闺女长大也能像她这样,多省心。”

白老师的这句话,从此成为我想要好好学习的动力。如果没有她,我也许不能一直坚持好好读书,白老师的信任就是我人生中最甜的那颗“勇气糖”。

现在我自己有了女儿,我总会提醒自己要发自内心地信任她、爱她,多让她自己做事情。这样,她一定不会像我一样自卑敏感,她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只要相信自己,那么不管是拒绝别人,还是被别人拒绝,每个人都会更有勇气面对。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