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田园课程带来的3个转变

■本报记者 倪秀 鲁磊

《教育导报》
2022年第25期(总第3673期) 导报三版
前不久,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公示名单中,成都市新都区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新都一幼)《站位乡土扎根乡土——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城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进程中,不少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以领办幼儿园为“样板”,造成“乡土味道”淡薄,在农村又“离”农村的问题。而新都一幼却建起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体系,立足农村、扎根乡土,最终促进农村幼儿园自我生长、特色发展。

“种下的豌豆发芽了,可没两天就被孩子掐掉……”新都一幼副园长杨小芳讲起几年前给老师们带来观念冲击的“豌豆苗”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2012年,为响应国家学前教育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新都一幼领办了新都区首所农村标准化公益性幼儿园马家镇幼儿园,建成新都一幼马家分园,并立足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田园课程。

老师带着孩子们种下豌豆,憧憬着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豌豆的成长过程。可豌豆刚发出嫩芽,就被孩子们掐掉,并告诉老师:“该吃豌豆苗啦!”预设的教育目标被打破,老师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一次豌豆苗种植计划的“无疾而终”,却引发了新都一幼对田园课程的深思与深耕。

1.

观念的转变:从预设到顺应

新都一幼马家分园地处新都区马家镇,田地肥沃,蔬果飘香。还没走进幼儿园,记者却被园长曾宇带到了幼儿园对面的名为“田园花语”的园子。

“这里是我们的‘秘密基地’,也是孩子们最爱的户外活动场地。田园课程三分之二的教学活动在这里进行。”曾宇介绍,园子占地约200平方米,有高低起伏的草地和卡通的“霍比特人小屋”,有的地方种了花,还有绿油油的麦苗。

新都区位于成都平原传统的农耕区,类似马家分园一样的农村幼儿园为数不少。充分发挥城市幼儿园在规范管理、科学教研、师资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又立足城乡教育资源、地域和文化特色,开发科学的、支持儿童发展的课程,是新都区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时代命题。

“我们不断推翻自己,重构认知。”杨小芳说,除了豌豆苗被掐掉,用来观察的竹笋也被挖走。收获萝卜后,老师引导孩子做萝卜干,孩子却要做泡萝卜……设想一次次被孩子们推翻,田园课面临“挑战”,让老师们很受“刺激”。

“农村孩子对可食用的植物,第一认知是‘食物’。”杨小芳说,这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累的经验。那么,幼儿园要教会他们什么呢?

马家分园的老师们认识到,要站在儿童立场,抓住教育契机,生发活动和课程。老师既是引导者,更是幼儿探索、学习的陪伴者。“让孩子们认识到,豌豆苗不仅是食物,还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体,让他们看到事物的更多面。”

“儿童教育从来都和文化有关,儿童学习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个体文化的过程。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教育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曾宇说,老师们开始深入思考我们田园教育的意义。2013年,幼儿园立足“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生长的川西农村环境”,提出了“田园教育”理念,并立项为区级课题。

2.

课程的转变:从单一到系统

2015年底,“田园课程”获批立项市级田园课题。从“田园教育”落地到“田园课程”,新都一幼老师们开始关注并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其开发成课程和活动。

观察蚂蚁和蝴蝶,种植蔬菜水果,收获并储存粮食……各式田园活动“遍地开花”。但活动之间的关联是什么?活动指向幼儿的何种能力和素养?在杨小芳看来,要将田园课程继续向前推进,必须解决活动设计的精细化,以及课程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等问题。

认识颜色是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重要活动和课程。让孩子们去采集植物的花、果、种、叶,通过对比、观察、描述、绘画等方式,让孩子们加深对色彩的认知——教师杨李娜就此不断进行探索。

每周一次的课程审议讨论中,老师们反映,孩子们容易把植物汁液蹭到衣服上,甚至主动把颜色涂抹到自己和同伴身上。大家集思广益,推动五大领域与幼儿一日活动深度融合,开发出“提取植物染料、植物颜料绘画、植物扎染”等系列课程,拓展了课程的宽度、深度。

曾宇说,如果“从食物到植物”是教育观念的革新,那么“从植物到染料”则标志着田园活动向课程化,田园课程向专业化、系统化迈进。在田园课程中,幼儿的学习不是书面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教师的语言传递和教学技能也不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从主导者逐渐变成观察者、陪伴者。

以体育游戏为例,田园农耕环境提供的丰富游戏资源。例如,由传统民间游戏“抬轿子”改编而来的“搬运伤员”游戏,仅凭3个幼儿的配合和幼儿自身的力量与技巧就可以开展,进而还可以演化出竞速比赛、障碍翻越等,教师只负责观察记录、保障安全和协助幼儿开展游戏。

“另外,还需要教师和儿童共同对生活经验、意义进行再度追寻。正如大家经历了从食物到植物,植物到染料的过程。”曾宇介绍,如今,新都一幼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领域要求,基于幼儿生活、兴趣爱好、发展水平以及农耕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构建起了“萌德、萌美、萌智、萌行”四大序列的田园课程内容。

“萌德”课程紧扣寻种节、开播节、备仓节、丰收节四大农耕节日;“萌智”课程分为生态种植、地方童谣、田园节气三大类;“萌美”课程聚焦田园游戏、田园写生、泥之艺等民间艺术;“萌行”课程则着眼沙之趣、坡之嬉、树之奇、用木造物、结绳做器等五大主题。“四萌”课程内容由此构建起一个开放的活动主题网络,一个开放的“文本”。

3.

角色的转变:从“带孩子的”到“做研究的”

10年间,新都一幼田园课程从区级课题到成都市级课题,再到四川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立项,通过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规划课题立项……这些成绩取决于新都一幼科研团队的努力。

“农村幼儿园一定是为农村而办、为乡村振兴而办。”杨小芳说,所以,田园课程提出了“向下生根,向上生长”的目标,鼓励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把视野从幼儿园放到乡村,把观察的触角深入社会。

2018年,廖俊平从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马家分园工作。看到老师们在研究“前沿课题”,她异常兴奋:“读大学时,我常想,农村的一棵树、一根草都是高级的教育素材,如何让更多老师看到它们的价值?”在马家分园,廖俊平带孩子们种植蔬菜、观察植物生长,让孩子把收获的蔬菜画出来、做成食物、制成染料。空余时间,她与同行、家长和幼儿访谈,寻找更多支持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方法。

2014年,王莹莹加入幼儿园的科研团队,如今已成长为科研主任。“孩子牵着老师走,老师陪着孩子走。”这是王莹莹总结出的经验,在她看来,要真正做到“站在儿童视角,尊重发展儿童”,需要先忘掉概念、忘掉理论,全身心投入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杨李娜2017年从西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辗转来到幼儿园。当初,看到校门外就是菜地,她“哇”地哭了。几年过去,以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共识。

“身处改革发展的前沿,我们不仅得到了历练,也努力让农村学前教育更有深度。”杨李娜在教学和研究中有了价值感和获得感。“如今的农村学前教育,不单是‘带带秩序、管管安全’,而是要更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开发更多的课程和游戏,让孩子玩中益智、乐中成长。”

幼儿园来了研究生,让附近居民颇为高兴,但也有疑惑:“研究生老师就是教孩子种菜?孩子天天玩得满身是泥,能行么?”“转变,是长期的过程。”廖俊平和王莹莹、杨李娜邀请家长参加活动,请他们为种植游戏提供农具和种子,给他们科普怎样发展孩子能力、发展何种能力。慢慢地,家长对田园课程越来越支持,逐渐理解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