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诗人

■陈佳

《教育导报》
2022年第33期(总第3681期) 导报四版

■陈佳

学前班的小凳子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是那个经典的“狼和小羊”的游戏。小凳子老师和孩子们一样可爱,她用童音教孩子们唱着:“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不能开,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孩子们齐声跟着老师开心地唱。

这时,一个家长来了,说要带自己的孩子曼曼去外婆家。小凳子老师还没有表态,那个叫曼曼的小女孩立即噘起嘴巴,说:“不去不去,不能去,老师没同意,谁叫都不去。”这不是《小羊儿乖乖》的翻版吗?在一旁静看的我,忍俊不禁,对小凳子老师和那位家长说:“小曼曼不得了啊,这么点大就会写诗了。”

其实会写诗的孩子又岂止是小曼曼一个,印象中,我们学校学前班的孩子们好像都是小诗人。记得过年前,学前班的小瓶子老师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饺子出锅的时候,一个粗心的年轻爸爸把带来的小磨麻油全部倒在了碗里。他的儿子小扣子喝了一口汤,小磨麻油那特有的麻嘴味让小扣子一下子皱起了眉头。我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看这场喜剧如何往下演。小扣子的爸爸大概发觉了自己的失误,可这也是一个童心未泯还没有完全长大的爸爸,他故意逗着小扣子说:“儿子,饺子麻嘴不?好吃不?”我心想:这么点大的孩子,酸甜苦辣估计有点体味了,但是对于麻的滋味,一定是表达不出来的。小扣子又喝了一口,眉头皱得更紧了,大声喊:“老厚老厚了,嘴巴老厚老厚了。”小瓶子老师走了过来说:“小朋友,嘴巴老厚,就是麻,知道吗?就是麻。”小扣子立即接过话头,大声说:“麻——麻躲在我的嘴里呢!”

周围很多人都笑了。我知道,那笑声是因为小扣子那天生有趣的表情,更因为这小小幼儿诗一般的语言。

邻居家的小男孩壮壮也在我们学校读学前班,黄昏的时候,壮壮到我家来玩,我问他,小凳子老师和小瓶子老师哪个好看。壮壮回答说:“小凳子老师笑起来好看,小瓶子老师生气时好看;小凳子老师读书时好看,小瓶子老师唱歌时好看。”看看,这不就是诗人独到的发现力啊!我又问他,想不想老师。他说:“我在学校里不想老师,回到家里才想老师;上学时不想,放假了才想。”

多么朴实自然、发自内心的语言,看似平淡,却包含着一个孩子对老师的真情实感。人多玩得开心时不想,一个人寂寞了才想;忙的时候不想,空闲下来了才想;在一起时不想,分开了才想。这也是成人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啊,可是成人不会把这种感觉说出来,成人世界多数时候都是无奈的谎言:我每时每刻都想你,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这样的表白有真诚,肯定也有虚假。可是孩子们就不一样了,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爱就爱,不爱就不爱;思念就是思念,不思念就是不思念,没有半分掺假,这才是诗人的潜质。

以前,看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现在,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是越来越深了。

今天下午,我看见学前班几个孩子在学校的沙坑里刨坑。我走过去,问一个手上拿着小纸船的小女孩,我问她干什么。她指着正在刨坑的小男孩说:“我在等他把坑挖好,我再把纸船种下去。”“你把小纸船种下去做什么用呢?”“种什么就会长什么,我种下小纸船,过几天,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小纸船来。”“你相信一定会长出小纸船来吗?”我又问。这时,那个埋头刨坑的小男孩抬起头来,抢在小女孩前面说:“我相信,种什么,就会长什么。”

“那么,除了种小纸船,你们还可以种什么呢?”我因势利导。我的问话刚刚落下,小男孩和小女孩争先恐后地回答了起来:种太阳花,种桃花,种苹果,种橄榄树,种小鱼、小虾,种星星、彩虹、太阳、月亮。

“还可以种什么?”我故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原以为他们想不出来该种什么了?却没想到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说:“种春天。”一刹那间,像是有一种温暖的东西,一直温暖到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顿时,我的眼前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种春天,种春天,哈哈,种春天!”我一手牵着小男孩,一手牵着小女孩,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为他们种下的春天而开怀,为他们诗意的童心而开怀!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