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劳动之歌 赋能学生成长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胡文涛 胡平

《教育导报》
2022年第33期(总第3681期) 导报三版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长期以来,劳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短板。学校急需以劳动课程建设为抓手来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而儿童劳动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校注意引导儿童通过持续、动态的“真劳动”,去体验劳有所获的幸福感,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在劳动中唤醒教育本真

“双减”呼唤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教育的初心,劳动教育要培养“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孩子,培养真善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课程,重实践。学校劳动教育以“1+3”劳动教育校本课程:“1”是将“勤勉敬业”作为劳动教育的价值核心,即劳动价值观。“3”是从认知层面培养劳动知识与技能,从情感层面陶冶劳动情怀,从实践层面养成劳动习惯,即“会劳动”“爱劳动”“勤劳动”。该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是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实践课程。

(二)有体悟,去唤醒。学校把教室搬进生机勃勃的田园,孩子们将经历育苗、栽培、田间管理、移栽、观察测量、自然笔记到收获分享的全过程,在一秧一苗间,在一耕一种中,同学们体验农耕,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学生在田园里躬身劳作,见证并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生长全过程,感受劳动的情感、收获与幸福。通过“1+3”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增进对劳动的认识,深植对劳动的情怀,助推学生实现“社会人”的跨越。

二、劳动教育在学校孕育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是实践性,就是要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出力、流汗。如学校的“四季农耕”劳动教育课让学生初步体验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感悟勤劳俭朴的美德化育、吃苦耐劳的品德砥砺等价值观念。

(一)定目标,明方向。学校以培育学生“会劳动、爱劳动、勤劳动”三素养为目标导向,注重培育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根据课程要素制定出“1+3”劳动课程目标“勤勉敬业”的一级目标。分解、细化国家政策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种不同类型劳动中的育人要求,形成了低中高段循序渐进、学段衔接的二级目标。

(二)构框架,明主题。学校根据区情、校情和学情,因地制宜、自主构建起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课程框架和“生活自理”“整洁教室”“四季农耕”等八大劳动教育主题,做到劳动教育内容上的全方位覆盖,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劳动的育人价值,将劳动实践、学习成长与道德发展相整合。

三、焕发劳动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离不开家校携手定时、定师、定位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一)多途径,深实施。劳动教育是一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学校“1+3”劳动教育课程强调行知合一,学生在学习劳动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知”,还要“行”,在进行劳动行为的过程中,不仅要“行”,还要“思”,在“知—行—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中的能力,从而达到“行知合一”。学校以“综合引导式、有机渗透式、实践活动式、氛围熏陶式”四种渠道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体系。

(二)学科融,全发展。学校着力把国家课程中的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提出学科教师要树立“大劳动教育观”,有意识把学科教学目标与劳动育人目标融合。现阶段学校主要以语文、科学、美术学科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开展大主题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活动,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融入了多个学科,让学科在大主题的关联下产生联系,从而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科教师与学生开展劳动实践的热情。

(三)过程详,评价实。劳动教育评价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劳动教育的实施走向、促进劳动教育的目标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校联合家庭、社会形成共育机制,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为后援、社会为辅助”的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有序开展。

学校编撰了《家庭劳动教育手册》,积极调动家长参与成为过程性评价的观察者,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中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劳动过程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鲜活。

针对劳动技能的专业判断,学校还借力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和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学校在服务性劳动领域内辅助于服务对象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