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播下阅读的种子

■刘跃

《教育导报》
2022年第36期(总第3684期) 导报四版

对我来说,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宁可三日无肉吃,不可一日无书读。不仅如此,我还有一个偏好,就是在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依然钟情于纸质阅读。我喜欢抚摸带着油墨香味的纸张,喜欢聆听纸张翻动时的窸窣声,就连标注时的边角折痕也让我感觉妙不可言。有此执念,隔三岔五,我就会从网上购买一些书籍,自嘲:“读书入迷,囤书有瘾。”最后的结果就是3个书橱里里外外都被塞得满满的,后买的书籍无处可放,只好摞在地面的纸箱里。

总体来说,阅读的速度赶不上购书的速度,所以有些书买来后就被束之高阁,几乎从来没被翻动过,甚至连塑料保护膜都没有拆开过。这不符合我购书的初衷。对我来说,书籍的终极功能是用来阅读的,而不是用来收藏的。于是,为了发挥书籍的最大效益,我决定把书籍作为奖品来奖励我的学生。

每到学期的期中和期末,我就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科成绩优胜者进行奖励。为了增强获奖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每次赠书时,我都在课堂上专门举行个简短的颁奖仪式,也希望借此激励其他同学。我还会把图片发到家校群里,让家长一同分享获奖学生的喜悦。

我奖励给学生的书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遵循的原则是适合学生阅读。一年半下来,我送出的书籍有许多,这里面既包括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菜根谭》,也有外国文学名著如《瓦尔登湖》《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茶花女》《罗生门》《月亮和六便士》《简·爱》等,还有《了不起的匠人》《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苏轼词传》等等。

有时,我也会持续跟进,询问学生的阅读情况。当一个学生告诉我,他利用暑假读完《简·爱》时,我不禁为他点赞。他能沉下心来读完,我感到由衷地高兴。还有一位女生读完《月亮和六便士》,告诉我没有读懂。我对她也给予了鼓励。这本书中的月亮代表着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代表着卑微低下的现实。身为尚未真正步入社会的初中生,又怎么能深刻领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呢?不过没有关系。对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阅历浅、学识薄,对书中的一些内容不能完全理解,实属正常不过的现象。现在读不懂,以后慢慢会懂的。

作为历史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是我的强项,但我觉得事情的关键是先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这些种子终究有一天会破土发芽的,甚至开花结果。

我会将这项有意义的活动继续进行下去!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