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煊
写作对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教育写作及作品发表,能够丰富教科研成果,有助于评优评先、申报人才项目及晋升职称,这是大部分教师对写作重要性的表层认识。部分热爱写作的教师认为,写作是教科研的初级阶段,写作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优化教育实践,作品发表能够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及扩大学术资源,这是教师透过表层对写作重要性的更进一步认识。
由于很多教师都将写作的重要性聚焦在教科研及学术层面,致使部分没有将教科研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的教师对写作不重视,甚至持排斥态度,写不出像样文章的教师不是少数,在需要文章时,通过非法中介在刊物上买版面的现象也不是少数。
严格地说,教师进行教育写作不仅仅是一项科研活动,也是一项教学活动。热爱写作的教师大多知识渊博、思维深刻,具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够写出高质量文章的教师能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师的写作起到了通识教育的枢纽作用,但很多教师对教育写作这一重要性缺乏理性认识。
教育写作的背后是多学科知识的优化与整合。职称评审时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其目的是让教师都成为教育写作者,但部分教师之所以感到这一要求太高?评职称取消论文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其重要原因是知识结构单一。例如:语文教师在教育论文写作时侧重于文学性表达、情感性表达、语法修辞、段落划分等,尽管文章词汇丰富、语句优美,但思想内涵却不一定深刻,教育学术成分严重不足。高质量的文章一定是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一定蕴含着多元的思维视角。但凡能写出高质量教育文章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扎实,也具有良好的哲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基础科学等知识。经过不断地写作与提高,其多元的知识结构也会得到不断地优化与整合,这样的教师在进行通识教育时一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育写作的成果是作者学习过程的综合输出终端及学习者知识输入的始端。严格地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经过不断地构思与修改,定稿后的文章是作者学习过程的输出终端,作者的输出终端经媒体公开发表成为学习者的知识输入始端。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教师完成的每一篇作品,学生都能够读到,阅读教师作品的过程,学生们能获得与各学科课堂教学不一样的信息、思想及观点。长期深入阅读教师的每一篇高质量文章,学生们会从中学习到在常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及捕捉信息的能力,从不同视角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亦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所以,有教育写作兴趣及能力的教师,其作品对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有写作兴趣及能力的教师其开阔的思维与视野,在教育教学过程会潜移默化地释放出通识教育要素。例如:一位教育写作成果丰硕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会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该教师不会以解题为目的把数学教学等同于大量习题训练,该教师一定会以数学知识教学为载体,重点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通过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构建以该知识点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网络,通过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该教师会通过对教学难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术精神及格局意识。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教学形态,不就是通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教师的教育写作,表面上看是文字功夫,其实质是思想观点的表达及研究能力的展示。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够更好地思考与探讨教育问题,也能对学生形成全方位的影响。重视写作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学校、教研部门要为教师搭建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不仅能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也有助于学生接受更好的通识教育。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