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一条校园新闻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迅速“出圈”——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该校学生团队获16项专利授权的重磅消息。一时之间,这所坐落于成都高新西区的年轻高校成为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吸引了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最核心、最本质的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价一所大学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自建校以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前进的每一步,都在解答人才培养的历史和时代命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如何不负所托,勇立潮头?
应对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如何用好产业和区位优势,提供建设“育一流人才,建百年名校”的西部方案?
奋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如何不忘初心,进位赶超?
年轻的科成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专业课堂上的“成果井喷”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梦想会在本科课堂得以实现!”在2019级学生徐志洪眼中,学校去年9月开设的“智能产品设计课”和“人机工程学”的经历令他“美梦成真”。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他早在和学长的交流中知道,自己的职业前景很可能是进入企业的研发团队,通过团队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许很长时间都会待在设计工作的流水线上,为某一款产品的某项功能而不断改进,不断努力。”
这种职业前景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徐志洪内心,还是有着不小的遗憾——他希望能够成为设计出具有自己个性产品的“理想工程师”。
没有想到的是,系主任王旭教授的“智能产品设计课”和王文亚老师的“人机工程学”,竟然让他的遗憾得到了弥补。两位老师在同一学期采取了创新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工具、成果和项目结合起来,用鼓励学生独立创新的方式,让徐志洪和他的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尝试创新,在创新中完成项目。
一学期,两门课,给徐志洪带来了一项弥足珍贵的成果——“模型打磨器”的实用专利。这个专利完全来源于徐志洪和其他4位同学的构想,他们同为模型爱好者,长期苦恼于模型拼接过程中如何打磨毛刺这一问题。通过两门课的学习,把智能产品设计理念与人机工程实践要点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在产品设计中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也顺利申请到了专利。
徐志洪不是个案,2019级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获专利授权和论文发表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70%,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学生或参与了至少一项专利的开发,或发表了正规的科研论文。比如,张新叶从寝室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出了智能照明拖鞋,并顺利完成了实用专利的申请;张伟撰写了一篇名为《基于形态分析和专家权重的消毒机器人》论文,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机电技术》杂志上……
这场发生在专业课堂上的“成果井喷”,不仅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体会到了创新的快乐和成功的自信。另外,在目前大学生就业普遍遇冷的情况下,这些拥有专利或发表了论文的学生,也能在升学就业中获得先机。
“我会选择到国外继续自己的学业,学成之后再回来报效祖国!”对于自己的未来,徐志洪早已经下定决心,“在大学本科期间就拥有专利,不仅成为我继续求学路上的重要加分砝码,还给了我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
“四位一体”的课程改革
从2020年9月开始,在分管教学的陈春发副校长和教务处的指导下,王旭和他的同事开始探索以“一套理论+一套工具+一批项目+一批成果”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成果输出为导向,利用一套理论和一套工具,完成一个基于应用场景的项目,达到输出一批成果的目的。
课程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是体现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而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往往是脱节的,评价也以考核性评价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割裂,以及各项能力的不均衡,出现重考试成绩而轻实践成果的后果,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四位一体”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个问题。
在“四位一体”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中,对于每门学科而言,“一套理论+一套工具+一批项目+一批成果”都是有所不同的,但其推进流程,却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其实质是对传统讲授性课堂的重构:变教室为工作坊,学生被分为一个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都完成不同的个性化任务,学习的过程被具体化为项目攻关的过程,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两大板块被打通,以考核为主的评价变为了以成果为主的评价……
经过第一学年的试点,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当年班上56位同学,最后有约10个项目申请到了专利。
2021年9月,课程改革扩大到了智能制造系每个专业。“每个专业选择两门专业课,加入到这项改革中。”王旭给全系老师下了任务。
机器人专业确定的两门课,正是王旭讲授的“智能产品设计课”和王文亚讲授的“人机工程学”。两位老师紧密配合,攻克了课程改革中的步步难关,这才有了今年4月2019级机器人专业学生成果的集体“井喷”。
“这一次‘四位一体’课程改革的成功,表面上有些出人意料,实际上其内在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在智能制造系系主任、“智能产品设计课”主讲人王旭看来,这次由专业课教学改革带来的学生人才培养成绩的“井喷”,实际是教改计划“瓜熟蒂落”和“水到渠成”的体现。
不拘一格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内的高校中,建校于2001年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科成人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这一目标,以成果为导向,倒逼学校各级各类课程的改革和重构,创新实训模式,用不拘一格的探索精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闯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13年,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就开始探索通过对课程的重构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公共课根据专业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确定其各有侧重和特色。高等数学从最基本的工程应用出发,重新制定大纲、教案,修订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大学英语以应用为导向,以“听说读写译”五项全能实训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学校还指导各院系,大胆对课程进行重构,通过减少理论课课时、学分置换等方法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学校从实验室建设着手,构建了完备的以应用型和实践性为基本点,以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校积极革新实训模式,如“项目制”实训模式,专职教师将自己擅长的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完全按照公司的标准,组成学生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构,是普通本科高校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深知其中要义的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时刻突出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将教学改革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突出因材施教,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先后开设了“践行班”“思跃班”等一系列特色班级,同时,在人才培养上始终秉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通过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等方式,避免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
如今,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工学院为课程改革的龙头,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力推“四位一体”课程改革,变考核性评价为成果性评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在这个春天,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的学生用沉甸甸的专利授权和成果发表,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也把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白纲 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