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在紧张答题。(图片由学校提供)
8月22日上午9点,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体育馆气氛肃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的参赛选手各就各位。他们衣着整齐,每人面前两台电脑,紧张而庄重。
开幕式结束,只听裁判长一声令下,选手们打开答题信封,在电脑上开始作答……这次持续两天的比赛将还原真实情境、体现完整任务,考核参赛选手基于智能模式下的财务处理能力、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业务流程梳理、业务需求分析和机器人开发设计能力、数据思维管理能力等各项新时代、新专业要求的会计专业技能。
经过层层选拔,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3支代表队,共计252名选手来到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参加比赛,规模相较去年成倍增加。赛事同期,还举行了财会类专业建设的高峰论坛、专题研讨和会计文化展示活动。
◆建设覆盖整个职教战线的竞赛体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教人骄傲的一个品牌,在推动职业院校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开幕式上,教育部职成司职业院校发展处任锁平用“三个大”——“规模庞大、影响巨大、意义重大”概括本次大赛。
据悉,今年的大赛是历届赛事中规模最大、参与最广的一次,分别在北京、天津、四川等27个赛区举行,56个承办地,94所承办校,100多家企业直接参与,参赛人员近2 .8万人。同时,今年还举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15个竞赛类赛项和8个展演类赛项,来自世界75个国家的900余名选手同台展示。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目前已形成了国、省、校三级竞赛机制,建成了覆盖整个职教战线的竞赛体系,建立了一套保证比赛秩序和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促成了全社会多方联动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格局。”任锁平说,本次大赛是新修订的职教法正式施行后的第一次大赛,意义深远。
“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迭代速度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启,单位业财融合需求更加迫切,会计数据要素日益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川省财政厅总会计师陈诚鼓励参赛选手“用行动践行梦想,用实力赢得荣耀”。他说,会计技能赛项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重要赛项之一,是“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精彩展示,希望借此打造一批懂会计、懂业务、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开幕式最后一个环节,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宣布比赛开赛。他说:“国家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2021年,四川省被国务院评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岗课赛证”融合,凸显“财经职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围绕“岗课赛证”融合和体现财经商贸类型特色做了一些探索。
“我们从最初将岗位需求、从业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考试内容进教材,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到借助“1+ X”证书改革试点,将证书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将大赛技能点融入教学内容,将教师技能比赛经验融入课程改革。”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副院长符刚介绍该院的“岗课赛证”试点探索——
“岗”是课程建设的依据。以瞄准财经商贸类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课程和教材内容设置对接职业标准,学院近五年公开出版教材69部。
“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围绕“三教”改革,实施“课堂革命”,创新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财院评价体系,学院近五年完成教改课题逾60项。
“赛”是课程成效的展示。以支持学生和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为抓手,建立同行互竞、师生同台的以赛促教机制,近五年学院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逾25000人次,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逾400人次。
“证”是行业标准的检验。支持学生考“证”拿“证”,开发多种技能证书。学院是全国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和多项财经领域“X”证书主要制定单位,学生试点证书通过率达100%,从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95%以上,职称证书通过率达50%以上。
“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改革与岗位能力衔接,比赛获奖与教学评价续接,就业提升与行业证书连接。学生连续8年获省级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2项,教师获各类奖项也越来越多。”符刚表示,在探索“岗课赛证”过程中,学院实施育人模式创新、专业类群改造、职教体系贯通“三大工程”,凸显了财经职教类型特色。
◆复合型的人才成为时代需求
“如何紧跟时代发展,培养国家需要的财会人员?”这一急需解决紧迫的问题成为“新专业目录下财会类专业建设的标准与实践高峰论坛”的主要关注点。与会专家围绕财会类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思政、校企合作、数字化改造等话题,烹制了一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
“科技也是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丽生教授的主题演讲“新技术背景下财会类专业的创新和发展”深深吸引了参会教师。
赵丽生说,经过结绳、甲骨、简牍、纸质、电算化、信息化的会计发展历程,特别是纸质会计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无论介质怎么变化,会计的 DNA是‘确认、计量和报告’。而随着技术的继续进步,会计基因会突变进化,将变为‘分析、判断和决策’。”他指出,当高科技为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给会计带来了“噩耗”,有人说:“会计职业即将消亡,会计精神永存!”他进而提问:如何应对职业环境和职业生态的不适应而产生职业生涯的危机感?
“职业教育急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迫切需要一直既精通专业又熟悉信息技术,既具备战略眼光又富有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赵丽生说,当前,财会类专业人才存在着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会计人才存在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成为新的需求。他给出一个公式——专业+技术+专业思维+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复合型人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有巨大需求,我们应对会计革命和职场危机的路径只有一条:学习改变。”
新时代需要新的会计专业。赵丽生给出一组数据,2017年举办财会专业的院校956所,2022年达到1320所,而全国高职院校是1438所,会计专业大有可为。“新财会专业的特点是: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呈现出‘四化’——业财一体化、深度科技化、高度智能化、技术人文化。会计的未来是智慧会计、管理会计、人文会计。”赵丽生说,时代已经呼唤出了一个崭新的专业——新文科、新会计、新教育。
此次论坛上,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程淮中等专家就“课程思政:省高水平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财会类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载体创新”“新专标下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专业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