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夏日炎炎,雷波中学校长徐华没有休假,他同时遇到一件高兴的事和一件遗憾的事。
让他高兴的是,一名彝族女孩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学校连续3年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有人称之为“梅开三度”;而遗憾的是,另两位有实力的同学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徐华介绍说:“总的说来,成绩还是喜人的,学校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了500人。”
地处四川西南边陲的雷波县,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山高坡陡谷深,悬崖峭壁路险,由于基础条件薄弱,曾经的雷波中学能考上本科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现如今,脱贫后的雷波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雷波中学也在近些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徐华扎根民族教育31年,不仅是这一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其中的建设者。
语文课上的“摆渡人”
徐华是雷波县土生土长的彝族人,彝族名为使博·依萨,他出生的地方特布洛,四周都是大山,风景格外美丽,位置也格外偏远。徐华还小的时候,父亲在县城工作,一年只有在彝族年才见得上一面。
9岁那年,怀着对父亲的期盼和对知识的渴望,徐华来到县城求学,满心欢喜和好奇,却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汉语。
在雷波县城关小学,校长牵着徐华走遍了几层教学楼,也没有老师愿意接收这个衣衫褴褛、不懂汉语的彝族孩子,正当他内心沮丧时,学校老师阮德英接收了他。
正是这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和鼓舞给了徐华信心,他回忆到,自己就是从那时起苦练普通话,并悄悄树立了成为语文教师的理想,“希望能像阮德英老师那样,用温暖去鼓励和帮助山里的孩子。”
1991年,徐华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选择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暗下决心,要倾尽全力帮助民族地区的孩子改变命运。
“在当时的雷波,学生基础弱、缺乏自信、不能用汉语进行沟通等状况十分普遍。”初为人师的徐华,看着教室里的学生,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在那时的语文课上,徐华常常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当学生难以理解时,他会用彝语再讲一遍,甚至两遍、三遍,再指导学生用规范汉字呈现在纸上,试着用汉语念出来,周而复始、不厌其烦、进度缓慢,却克服了彝区孩子不敢说普通话的心理。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徐华不断革新自己的课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例如,经常让学生感到枯燥的文言文,徐华在课文讲解中,会特意设置一些“错误”,等待学生纠错。这个环节总是精彩而激烈,学生的质疑声、争辩声不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对我们彝族孩子来说,能够被鼓励、被认可、被赞美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徐华说。在教学中,他格外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悉心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
徐华曾教过的一名学生阿布(化名),因到初二还不能熟练运用汉语和老师交流,由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在一次作文片段分享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大胆上台,只有阿布涨红了脸,无论如何也不上台。后来,徐华私下将阿布带到简陋的操场上,给他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遇到困难不要怕,有徐老师在,我们一起想办法。”
听着徐华真诚而温和的话语,阿布眼里闪着激动的光,倾吐完自己的苦恼和自卑后,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恩师阮德英曾给予徐华的温暖,又被徐华传递给一个又一个学生。
大山深处的筑梦师
在绵延起伏的大凉山,贫困曾是压在彝族孩子心里的一座大山,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孩子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回到山里重复父辈走过的路,这让徐华非常痛心。
多年前,阿尔(化名)在徐华班上就读,他母亲身体不好,常年患病,靠父亲一个人种地、打零工维持家用,供几个孩子上学。家境虽然贫困,阿尔却从小就立下了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梦想,他学习刻苦,成绩也十分优异。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心怀梦想的男孩,初二开学不久,阿尔的父亲砍柴时摔下山崖,不幸离世。徐华听到消息,匆匆赶到学生宿舍,安慰泣不成声的阿尔,塞给他两百块钱,说:“娃儿,先回家,其他事回来再说。”
回去之后,阿尔再没有回学校。徐华等了一天又一天,等到第十天,再也坐不住了,他跳上班车,又赶了两个多小时山路,心急火燎地赶到了阿尔家。在一盏昏黄的电灯下,徐华见到疲惫忧郁的阿尔,十几岁的年纪却像个不堪重负的中年人。
徐华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阿尔作为家里最年长的孩子,只能接过父亲的担子,撑起整个家,“不能读书,这辈子就只能做个深山里又苦又累的农民了!”徐华一边叹息,一边也知道,只有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切实帮助阿尔。回学校后,徐华拿出自己从微薄工资中节省下来的800元钱,又通过多方努力,筹集了3000元助学基金,鼓励阿尔继续完成学业。
在徐华的持续帮助下,凭着自身顽强的毅力,阿尔发愤学习,完成学业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继续将关爱传递给他的学生。
徐华班上还有过一位学生小强(化名),高中毕业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决定外出打工养家。徐华觉得太可惜,几次三番来到他家中,动员他返校继续学习,并尽力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多年以后,小强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博士,如今在昭通学院任教。
那时,为了劝导辍学的学生,徐华经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家访,长途跋涉深入到各个乡镇,跑得多了,感动了不少家长,大家要凑钱为他买鞋子,“虽然后来钱还是我自己出了,但家长们的心意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徐华回忆说。
一次,徐华走到一个不愿读书的孩子家中,他脱下皮鞋,露出磨出血泡的双脚,说:“这双皮鞋里有你父母对我的信任,世上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只有迈不开的双脚,你难道不想走出大山去瞧瞧吗?”经过劝导,孩子收拾好行李跟着徐华返回了学校。
时光荏苒,徐华教出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在一个平凡日子里,他收到一则短信:“远方的‘徐爸爸’,您的‘女儿’今天拿到第一份工资啦!是您看着一步一步变得坚强的史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谢谢您!”这是在徐华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刚进入石棉县中医院工作的吉木史作发来的短信。
看到短信,徐华眼里满是幸福,“只要学生实现梦想,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民族教育的建设者
2011年,徐华调任雷波中学校长,作为雷波县唯一的高中,这里是本地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必经的桥梁,承载着全县的希望。成为“搭桥人”,徐华离帮助学生改变命运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2010年左右,雷波中学能考上本科的学生只有几十个,其中能考上一本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徐华到学校后提出:用3-5年的时间实现清华北大零的突破。不少老师听了都笑,认为这位外来的校长是在说大话。
“那个时候真是最苦的时候。”徐华回忆说,为了带头真抓实干,他每天7点就要到学校,忙到晚上11点才能回家。
当时,学校把突破点放在了远程直播教学的网络班上。早在2003年,雷波中学就与成都七中开展合作,利用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前期效果并不明显,让不少老师对这种方式产生了质疑。徐华深入了解后发现,好的网课资源不仅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其中的不少教学观念也代表着教育的发展方向,“西部本身就信息滞后于东部了,而我们这里又更滞后于全省的发达地区,网络能够直接改变我们信息落后的状况。”
于是,徐华坚定了用好网课资源的信心,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思想,鼓励老师们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教改探索,并且增设文科网络班、教改实验班等,扩大优质课程资源的覆盖面。
到了2014年,雷波中学网络班一名学生考上清华大学,这也是全县有史以来第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子,全校沸腾、全县沸腾。
用了3年时间,徐华就兑现了初来时的承诺,全校师生都受到极大的鼓舞。
后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雷波中学受到各方帮助,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徐华带领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秘笈。“人的因素永远是不能忽视的。”徐华说,学校紧抓支部党建,推崇人性化管理,种种措施就是为了能够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学校老师展现出的奉献精神,也常常让徐华感动。
在雷波中学,有自己掏腰包资助贫困生的老师、忍着病痛站上讲台的老师,也有产后一个月就返回学校的女教师、再三恳请不愿退休的老教师,还有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的老师……徐华说:“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就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
雷波中学的发展,让当地百姓直接受益。
2017年8月的一天,4名来自雷波县卡哈洛乡体格村的彝族孩子,一人抱着一只大公鸡等在校门口,这是这个村子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学生上本科,并且同时上了4个,都是贫困家庭的彝族孩子。徐华匆忙赶到校门口,收下了孩子们的心意,并拿出1200块钱给陪同他们到来的村支书,让他带回去给学生作为上大学的路费。
“成就一个学生,帮助一个家庭。”徐华一直相信这句话在彝区的重要性,如今,学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徐华却仍然不敢懈怠。
“今年9月就迎来四川高考综合改革的第一批学生,这将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徐华说,随着学生的科目选择更加多样,学校师资不足的难题也将进一步凸显,而伴随挑战而来的,往往也有机遇,“高考改革更加尊重教育规律,这也为学校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了着力点。”
徐华现在的心愿是:用两三年的时间,让学校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让学校再上一个台阶。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