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变“大白” 防疫上一线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4期(总第3722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宋成均 张旭 廖德根)穿上防护服、扫描健康码、登记身份信息……9月10日早上7点,在长宁县老翁镇柳村核酸检测台,全域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人员余秋平开始逐个将村民的个人信息登记录入核酸检测系统。

“这是我人生中最具意义的双节连过,能在这个防疫的关键时期贡献自己的力量,非常有意义。”老翁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余秋平说,时值中秋节遇上教师节,她也将满26岁。静态管理以来,余秋平从一名人民教师变成一名临时“白衣天使”,每天重复着信息录入这个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能出错的工作。

据悉,9月7日,长宁县开始进行全域核酸检测,号召教师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当地全域核酸检测工作。余秋平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培训,她作为全域核酸检测信息录入人员,分配至老翁镇柳村支援核酸检测工作。老翁镇柳村居民人数在全镇排第二位,她负责的核酸检测台涉及4个村民小组,每天至少检测400余人。

不仅仅是余秋平,疫情当头,长宁县广大一线教师纷纷投入抗疫一线,身体力行践行着长宁教师的职责与担当。长宁县希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杨夜菊,白天参与洪漠社区核酸抽检服务,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秩序、人员排查等,晚上则通过“长宁县应对疫情在线心理援助”群,在线对20余名因疫情影响需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的师生及家长进行帮助。

与此同时,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有177名学生因疫情原因不能回家。为保障留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该校校级领导、中层正职、专业部长等21名老师全部留校,24小时守护学生,每天带领学生做核酸检测,对教室、寝室、食堂、公共区域等进行消毒。为保障因疫情无法返家的177名留校学生的安全与生活,长宁中学也选派了33名干部和教师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一起战“疫”。

截至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已有2000余人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他们白天积极就地协助镇、村、社完成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小区人员排查登记、防疫政策宣传、秩序维护等等,晚上还要加班统计每日已采核酸学生信息、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织密疫情防护网。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