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关怀视角

■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罗朝英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7期(总第3725期) 导报三版

小区志愿者又在呼叫业主下楼做核酸检测,今天特别加了一条:“要上网课的老师和学生有专门通道。”此话传递出对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关怀。陆续看到有父母带着孩子去做测试,我也跟着走进了特殊通道。“快点,要上课了!”“还没有吃早饭,书准备好了没有?”“妈妈还要上网课,学生等着的,你做完核酸自己回家。”“站稳了,是不是地震又来了?”……我站在队列中,听见几个妈妈的言语中满是焦虑、不安、恐惧。

作为教师,也在经历着这一切,天天守着钉钉,上直播课、点名、清理作业、联系家长。配合的家长说一声谢谢,不配合的家长用不同的语言和焦虑的表情来回复我,我理解大家有多难。

学生、家长、老师共处于一个“全面居家,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居家学习再次成为主要教与学的方式,三者都不容易。教师承担了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责任和担当,家长扛起了家庭教育和后勤保障的责任大旗,学生接下了居家学习的责任。学习、生活、工作等问题齐聚每个家庭,将一切可控的手段都推向网络。疫情之下,应对当下的困境,用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关怀破解线上教学之难题。

视角一:线上教学与关怀学生

线上教学本是通过网络、屏幕传递教学内容,没有了线下教学师生联结的共同场域,很多问题猝不及防地出现了。教师需要在应对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怀学生的当下——柔性的人文关怀是线上教学关怀的情感因素。

1 .减少恐惧,看见学生的问题。教师不要利用自己的权威给学生施加压力形成恐惧,如看到学生没有上线,发现学生没有交作业,在互动面板上看到脱离教学内容的聊天等,教师不因学生犯错、违法网规网纪施加惩罚,取而代之是找到合适的时间调查了解,给予关心、关怀并解决问题。

2 .倾听学生,觉知学生的感受。聆听学生,教师需要跨越经验型和评判型地去聆听,进入到具有好奇心的同理式聆听,对学生问题保持好奇和探究,找时间和学生开一次网上对话 party,探究问题的源头,联系每个学生的具体现实,站在学生视角去倾听,他们定能敞开接纳之门。

3 .改变调整,接纳学生的不确定。未来总是不确定,学生问题也具有此特点,与其抱怨不如调整自己,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思考要用线上教学将学生带到何处,怎么去,为什么要去的问题。教师虔诚叩问“我的工作是什么?”并接纳当下的不确定。

视角二:线上教学与关怀家长

线上教学将家长推向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线上教学居家管理的主导地位,家长不适应,产生恐惧、压抑、抱怨情绪,因此,关怀家长成为线上教学的新课题——不推诿责任的关怀是家校共育的基础。

1 .沟通,价值观关怀。沟通,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并接受线上教学,让家长明白线上教学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它不仅可以降低孩子感染病毒的风险或者免于隔离,还可以让孩子与父母同在家里安全生活,“停课不停学”尽最大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教育损失,这应该是最佳选择。

2 .指导,策略关怀。家长面对疫情、网课、工作、家庭,会产生很多困惑,降低了家庭教育的能力,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教师要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指导家长,如,家长陪伴孩子的方式、家长网课管理技巧、家长检查上传作业的技巧、学习资源包的使用方略等。有了技术支撑,家长就有解决问题的底气。

3 .接纳,情感关怀。沟通的心门越开放,越能联结彼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家长关注情绪,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方法。教师还要源自心底地接纳家长及问题,打破情感壁垒,尤其是问题家庭的家长,更是需要情感关怀,形成教育、管理统一战线,共赴教育之美。

视角三:线上教学与关怀教师

教师联结学校、学生、家庭,他们是线上教学的“掌门人”,位置不可替代,尤其需要关怀,因此,关怀教师成为线上教育的保障——真正的教育幸福中包含专业关怀。

1 .技术关怀,易于接受教学。教师遇到技术问题是常态,学校及相关部门提前培训教师,如平台使用指南、线上教学管理指南等,建立技术小组入驻每个团队,对接技术需求,那么教师上课就更加容易。因为疫情,教师成为“全能高手”,这离不开技术支持。

2 .资源关怀,乐于优化教学。教学资源越是丰富,选择性焦虑就越浓烈。学校及教育部门组织团队优化海量资源,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同学科团队可以先优化学科资源,选择适合本校或者本班的资源来使用。有团队层层把关,教师也减少开发课程的负担,用好、用全、用尽已有资源,支持线上教学也是一种能力。

3 .氛围关怀,敢于挑战教学。面对新入职的教师,线下教学还没有实战过,对线上教学也难以掌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线上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都会充满冲突。因此,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同科、同级、同班教师同研究,形成线上教学实时研究氛围,为青年教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空间,支持他们敢于挑战自己、挑战现实和教学。

向着疫情,向着未来,纵身一跃,我们共赴教育场域,坚守线上教学的清朗之天空,护娃成长。朱小蔓在《关怀德育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关怀贯穿教育各个层面的,也是与学生的整个人生最密切相关的,因而无论对于教育还是对人生的关怀,都具有本体性的意义。”让数字化的、冷冷的线上教学变成有温度的、关怀的、幸福的教育。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