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9月初,成都市各中小学相继开启了“云课堂”模式,开展线上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走神在线下课堂都较为常见,而线上课堂对于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要求更高。怎样将线上教学的实施变得有效,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中呢?教师只有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才能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结合国家“双减”政策的要求,线上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一句话——要让师生动起来,我动用了一些“小妙招”,让课堂充满“仪式感”。
一、定学生积极参与的主题
上期末,我在最后一堂语文课开了一场“故事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将自己平日的课外阅读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示并由同学点评和打分,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也让学生对阅读和语文学科的兴趣倍增。
本来计划这学期开学开展第二期“故事会”,逢上疫情,学生居家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好。于是,我将“故事会”搬到线上课堂——“阅读课”。消息一出,学生显然振奋不少。我开始思考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课堂准备。
二、接龙报名和线上“造势”
我在“班级群小管家”发起了报名接龙,让学生自愿积极报名。有了第一期的铺垫,这次17位学生报名。为了让“选手们”的比赛参与感更强,我让报名的17位学生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发游戏“红包”,按照抢到红包大小定比赛顺序。学生觉得新鲜又有趣,无论抽到几号,都能欣然接受。
利用现代科技,我为“故事会”活动做足了“造势”准备。活动前一周,我向参赛学生收集了个人照,并用一两句话提炼故事内容以吸引他人。收集后,我利用手机软件中的“海报”功能,为每位选手量身打造了一张宣传“海报”,又将这些海报用剪辑视频软件,做成了一个“邀请函”视频发到班级群“广而告之”。不出所料,学生积极性激发起来,对这次活动期待满满。
三、“大众点评”和“直播贴士”
这些“噱头”只是为活动造势,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不是活动的唯一目的。语文学科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满载而归”,我设计了一份“故事会评分表”,在评分表中将讲故事涉及到的听说读等要素细化到各得分项。如语气:要根据内容的变化而不同,比如紧张或轻松时语气有变化;表情:讲的时候眼睛看着观众,有目光交流,表情要根据内容有变化;手势:讲述时加上了适当的动作;内容:需得有趣,引人入胜。每位选手收到这份评分表,更能做足充分准备,每位听众收到这份评分表,更明确倾听的方向。
线上直播课堂,互动固然有趣生动,但容易走向无序、无效。活动之前,我用海报模板制作了“腾讯会议操作方法小贴士”分享给参赛学生,让他们直播更顺畅,不至于手足无措;制作了“故事会温馨小贴士”分享给其他学生,用有温度的话语让学生在进入会议时能遵守规则,净化课堂环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四、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以上活动准备就绪后,第一次线上“阅读课”——第二届“故事会”得以顺利开展。因为有了这一步步充满“仪式感”的课堂准备,参与讲故事的学生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直播”环境打造得充满“仪式感”:有的将直播背景布置成森林,有学生制作精美头饰、各种道具来增加故事的表现力……这又何尝不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呢?
用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线上课堂的“仪式感”,也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下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也能用趣味横生的方式时时激励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相信线上课堂“仪式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