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发力。学校是育人主阵地,家庭作为学校的同盟军,是重要的实践者、参与者。特别是对特殊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更依赖于家长,也更需要有效的家庭教育。
巴中市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家庭主要照料者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家长心理压力较大,未能掌握缓解自身的情绪与压力的心理调适方法;家长对相关社会资源信息掌握不全,对残疾儿童相关社会资源了解渠道少,信息十分匮乏;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康复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对自己需求的教育内容大多不了解;家庭与外界沟通交流甚少,家长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技巧。
行动
建立家校合作支持体系
发现问题后,学校加强对家校合作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级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家校共育工作小组,加强对教师家校工作、家庭教育理论与技巧的指导培训,培养一支稳定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队伍,促进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家校合作工作小组架构了学生家庭教育的支持体系,主要从理论支持、资源支持、情感支持以及教育支持等方面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与指导。
首先,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校育人能力。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会、讲座、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家长对特殊家庭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加强家校沟通,为家校合作奠定基础。
其次,组建“家长互助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特殊儿童家长不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为此,我们构建了“特殊儿童家长互助发展链”,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提供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通过举办家长读书沙龙、家长俱乐部、家长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让家长之间彼此沟通、相互了解,逐步建立教育自信,互帮互助解决特殊儿童家庭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第三,建立家校云连接,开启线上教学服务模式。学校以微信平台为交流媒介,开启学生线上辅导模式,上传教学资源,如绘本故事、作业、微课等,要求家长根据相关内容在家辅导孩子学习,并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设立“融合日”,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专门设立了“融合日”,让家长走进学校,并邀请家长参与春游、秋游、“六一”文艺汇演、亲子运动会等活动,让家长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认识德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劳动教育对特殊儿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比如打扫卫生、煮饭、叠被子、穿衣、系鞋带等,能潜移默化地将康复训练渗透到劳动教育中,不仅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提升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第五,编撰手册,建立个性化家庭指导服务流程。学校用一年时间潜心钻研,编写了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康复指导手册《与你同行》,内容包括政策、教育教学方法指导、提高家长认识、解答家长问题等,通俗易懂,促进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
变化
提升家校合作参与度和实效性
通过学校建立的一系列家校合作平台,多数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到国家、省、市有关残疾儿童的相关法律政策、法定权利、应享受的权益等信息,拓宽了家长了解与残疾儿童有关社会资源的渠道。家长们主动沟通的意愿逐渐增强,学校搭建的家校平台为他们拓宽了渠道,也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
通过参加学校的家校联动活动及指导手册的使用,家长们不仅缓解了情绪,调适了压力,还掌握了相应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及重视度、参与度明显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也得到提升,为他们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中,老师们意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总结提炼出诸多家校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了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技能及素养。学校也进一步了解了特殊教育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需求,注重研究,扩大实践,编制的学生家庭教育康复指导手册《与你同行》,为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指导,提高了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提升了家校工作效率,有利于家校合作更好地推进,助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