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呵护童心

■刘学正

《教育导报》
2022年第79期(总第3727期) 导报四版

《如何陪孩子读绘本》

梁英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ISBN:9787220125515

 

■刘学正

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画出来的书”,绘本以其主题明确、结构简单、故事有趣的特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那么,父母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并更好地陪伴孩子畅游书海呢?儿童文学作家梁英在《如何陪孩子读绘本》一书中,从家长的客观诉求出发,结合自己多年与女儿共读绘本的经验,围绕培养孩子的阅读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个维度,梳理出了一套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方法论,探索绘本阅读的无限可能。

在有些家长看来,绘本不过是薄薄的几张纸,除了大篇幅的配图,文字根本没几行,知识量少得可怜。对此,梁英认为父母要放低姿态,重新拾起久违的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世界。事实上,图文简洁的绘本,除了能让孩子欣赏到大量艺术上乘的图画,还能让孩子在单一的叙事线里,感受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绘声绘色的内容闭环。

“在哪里?我的小熊在哪里?找呀找,找来找去找不到……”梁英以《小熊在哪里》为例,论述了绘本有着叠罗汉一般富有韵律的语言特点。孩子喜欢充满稚气的语言,像诗歌、童谣一样来讲述故事,对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很有帮助。

此外,梁英表示,好的绘本应该充满想象力,“想象力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是可以培养的,看你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她在陪女儿看完《打瞌睡的房子》后,会引导女儿开动脑筋,想出“爱吃冰激凌的房子”“爱看书的房子”“想搬家的房子”等有意思的题目,并捡取一两个喜欢的题目,共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绘本。

在梁英看来,绘本里蕴含的深意,需要孩子在某个时刻自行顿悟,而不能讲透。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有部分儿童文学创作者,已经习惯了帮孩子们写明读后感悟,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只要记住答案就行了。“我们的孩子常常被教育得不会自己动脑思考,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直沿用的教育方式都是说教型的。”梁英在和女儿阅读《失落的一角》时,没有解释绘本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尊重女儿所看到的童趣,“剩下的东西就让她到了一定年龄再去体会吧。”她建议父母在陪读的时候,最好不要过于强调所谓的“中心思想”,而是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发想象。

对于孩子而言,绘本就像一处清新生动的园子,“花会说话,蚂蚁们在快乐地交谈,甚至一片不起眼的小树叶,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梁英认为,真正契合心灵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走向自然,在自然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为此,她有意识地创造女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女儿的很多小诗灵感正是来自于此,如去海边旅行,女儿写出《旅行》:我去海边旅行/发夹跟着我去旅行/沙子到我头上旅行/爸爸在家里想着我/在梦中旅行。

梁英还从专注、品格、审美、想象、语感、智慧等方面,总结了科学阅读绘本的六大“奇效”,并整理出一份适合0-12岁孩子的中英文阅读书单。另外,对于“买书看还是借书看?几岁开始读四大名著?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等家长关心的问题,书中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有一种陪伴叫“亲子共读”,而呵护好童心,自己先要有一颗“童心”。用心播撒,用爱浇灌,静待花开的路途中,或许会出现更多欢乐与惊喜。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