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 思维转变是关键

■夏应霞

《教育导报》
2022年第97期(总第3745期) 导报三版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2022版)和课程标准颁布后,对其变化和特征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综合实践”就是老师们研讨中不断碰到的“热词”。课程方案将劳动教育和信息技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必须开设。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方案和课标规定,每个学科要拿出不少于10%的课时,设置以本学科为主的跨学科综合主题学习。

育人目标决定教育路径。按照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在这一轮新的课程改革中,大大加重了“综合实践”的权重,并凸显了其育人价值。课程方案在修订原则“坚持创新导向”中指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案制定了五大基本原则,即“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其中,在第五条原则中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可以说,“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已经成为此次课改后教育的变革路径之一。

根据新课改的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将面临调整和升级,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社区的教育场景和领域需要转换和拓展,这项改革中,“人”的思维转变是关键点。

首先,学校和教师思维要从“学科”转变到“跨学科”上来。有人统计过,在新方案和课标之中“跨学科”一词出现了400次之多。在学校层面,必须高度重视课程之间的“整合”,教师之间的“配合”、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融合”,从顶层设计、教研安排和教学评价上为教师带领学生走向“跨学科”搭建平台和机制,提供保障和助力。教师个人爱好和专业特征是“跨学科”中最重要的因素。随着前些年“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 STEAM学习”发展到目前新方案提出的“跨学科”,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实践下去,北师大教授胡久华说:“要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带动90%课时的教学改革。”综合性、实践性的跨学科能力,可能将成为一个教师入门的门槛。

其次,家长思维要从“成绩”转变到“解决真实问题”上来。去年以来,“双减”政策落地,国家强力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焦虑”。曾几何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不少家长奉为“信条”,仅用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来衡量孩子,不愿意、甚至抵触孩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孩子们面对真实问题,不利于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志愿者参与教育改革中,特别是在孩子们走向“广阔天地”的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职业体验等活动中,家长们敢于“放手”,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作品”,不给孩子设置终点,让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成为有理想、懂奋斗、身心健康的人。

最后,社区思维要从“无关者”转变到“资源提供者”上来。长期以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关系不大,但近年来,“家校社协同育人”逐渐成为共识,社区一方面可以为孩子学习和实践的提供基本场景和空间;另一方面,社区还可以为孩子成长提供教育资源、导师资源,并为建设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平台;更重要是,让孩子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正是新课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重要着力点。学校教育、家庭养育的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培养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是社区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之,推动育人方式变革,要走向综合和实践,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不能孤立存在、自说自话,而是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互相理解、渗透、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更加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出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