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要,是摆在区域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日前,宜宾市翠屏区紧紧围绕“五育融合,优教翠屏”的核心理念,以试点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凉水井实验学校、五初中两所课改实验学校开展新型学区制改革试点,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样板带动,领航新改革
凉水井实验学校形成“自导式”教学理念下的“创生课堂”教学模式,五初中建构“分层走班”的课堂教学模式……两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让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研讨蔚然成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经过反复研判,翠屏区按照“学区组团、学校自愿、班级主体”思路,以“自导式”范式统领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样态,以凉水井实验学校和五初中为领航学校,组建2个协作型学区,建立学区学校联合党委,统筹领导学区课程改革工作;制定实施学区课改例会制度,学区内学校校长每月集中开展课改研讨1次以上,构建起运行同步、教学同模、队伍同建、评价同体的发展新样态。
研训联动,支撑新改革
翠屏区大力推进教育研训升级转型,落实“每周一校”教学视导制度。区教育体育局和区师培中心将全体机关干部、研训员与所有中小学结对,机关干部和研训员每周至少到一所学校听课、评课,全程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指导学校提高教研水平。
区师培中心创新研训模式,紧扣政策刚需和教师发展实际需求,大力实施“混合式”“对话式”“主题式”研训。对接区师培中心,建立学区各学科教研联组和各学校学科教研组,形成区域、学区、学校和学科全覆盖的教研网络体系。建立以教研组管理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强化教师备课、指导学生预习、上课、作业管理和教学评价管理。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学区内各学段、各学科每周至少组织半天集中备课活动,将预习指导、“四单”设计、教学反思等列入集体备课范畴。建立优秀课改教师访学制度。
评价推动,保障新改革
新型学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配套的新型评价体系。翠屏区每年投入3000万元建立“教育基金”,用于表彰奖励教育教学、课改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
翠屏区建立以发展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成长档案),全过程收录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发展、艺术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方面的发展过程性、表现性资料,特别将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结果列入综合素质评价范畴,客观、公正、公开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建立起与高考制度改革的无缝对接机制。
同时,建立包括师德表现、教学成绩、班级管理、专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研组同行评价作用,引入学生家长评价。建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构建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开展社会调查,探索采用第三方评价,引导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如今,在新型学区制管理改革推动下,翠屏区各校课改蔚然成风。宜宾市八中探索建构“三线四环”的“乐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山街小学大力践行“三段五环”人文课堂教学模式……一幅由点及面、百花齐放的课改“新地图”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