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泸县“三名”工作室建设扫描

■本报记者 张玥 马晓冰

《教育导报》
2022年第106期(总第3754期) 导报三版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加入工作室后,有一股力量在推着我向前走。”近日,记者在泸县采访“三名”工作室建设情况时,泸县屈翠岚名师工作室成员、城北幼儿园科研室主任王杨感叹道。

为加快泸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2021年3月,泸县教育和体育局决定组建泸县第二批中小学“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工作室(以下简称“三名”工作室)。一年多来,这些工作室探索出了哪些发展路径、取得了哪些成果?记者走进泸县对此进行探访。

1 .打造特色品牌,发挥辐射作用

——张永祥名校长工作室、泸县郑林英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管理实践

“一级标题分类别,二级标题分层次,三级标题下细述……我采取了思维导图的方式,这样呈现更直观,思路也更清晰。”泸县城北小学校校长张永祥曾从教数学,他将思维导图视作实用工具。

如何尽可能地为成员校提供帮助,使学校有更好的口碑?学科思维导图的课题建设,是张永祥找到的抓手,工作室为成员校提供校内培训、专家指导、线上线下学习等服务,使“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起来。

工作室现共有24名成员,成员主要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组成。张永祥希望在三年的培养与实践中,让成员在办学理念、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特色品牌主题活动打造等各项能力上明显提升,使工作室成为助力他们学习、提升的资源库与孵化器。

帮助成员校打造特色品牌是张永祥名校长工作室的着力点。张永祥所在的城北小学校便以礼仪特色为学校品牌,从老师到学生、学校到家庭,践行“八礼四仪”。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餐饮之礼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工作室成员利用得胜花灯文化、海潮剪纸艺术等地方特色文化载体,形成学校特色品牌,也有利于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名校长如此,名班主任亦是如此。泸县郑林英名班主任工作室由30名骨干、优秀的班主任组成。工作室成员来自城区、乡镇学校,在年龄结构上注重老中青搭配,以老带新、以城区帮助乡镇,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

郑林英说,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班主任常态化班级管理指导两方面上。一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工作室打造了12节精品课,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学生心中。二是以经验交流与分享为方法,进行常态化班级管理指导。每周每位成员都需要上交一份班级管理小记,在每周一记中挖掘教育与管理智慧。

2 .因地制宜研究,教师“自培”成果

——杨莉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实践

“阵阵歌声遍山林,社员个个笑盈盈……”老师们边唱边跳,演绎着“得胜花灯”曲目,这是泸县杨莉名师工作室活动现场。

在县域地区,音乐、美术等美育学科因区域发展不均、资金不足,教师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往往缺乏交流、提升的平台,面临着自身发展的瓶颈。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杨莉作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展开了一系列尝试。

杨莉发现,泸县作为全国文物大县,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基础。老师们“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展开音乐、美术类课题研究,成为了突破口——“泸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应运而生。

杨莉将30名工作成员分为5组,每组6人,大家走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寻找非遗传承人,了解泸县音乐类非遗文化。经过考察后,工作室分别收集、整理出得胜花灯、百和莲枪、泸县鼓书、玄滩薅秧歌、牛滩马儿灯等具有代表性的5种泸县音乐类非遗项目,共50首左右的作品。

杨莉名师工作室成员活动现场

“研究的过程是美育学科交融的过程,如得胜花灯蕴含了歌舞表演、花灯图案,它们本身也是一幅幅动人的画作。”杨莉说,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的融合是美育学科倡导的发展方向,工作室老师们在研究中提高了技能,取得了丰硕教研成果。课题组建立后,工作室成员共制作欣赏课教学模式的教案30份、欣赏课教学模式的课件30份、小学3年级—初中8年级音乐试卷(上册)30份、音乐教学论文30份。

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后,反哺到教学中是关键。工作室成员把研究成果融入到了课堂中,形成了“唱家乡的歌”非遗文化进课堂唱歌课的教学模式,他们还在城东小学、宋观学校开展了非遗文化研讨活动。现在,在泸县中小学的美育课堂上,孩子们骑着牛滩马儿灯,铿锵有力唱鼓书,高高挥舞着得胜花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 .名师抱团成长,推进课程建设

——屈翠岚名师工作室课程建设实践

“一天有个孩子带了一只小蝌蚪来上学,同班的孩子们都很惊喜,这个动物朋友是谁?”泸县屈翠岚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城北幼儿园园长屈翠岚回忆道。2022年春天,一只小蝌蚪来到了泸县方洞镇中心幼儿园的班本课程中。

这堂课例名为“黑色小精灵”,孩子们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与父母一起找蝌蚪、喂养蝌蚪,待小蝌蚪蜕变成青蛙时再对它们进行放生。在与自然深入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与小蝌蚪一起成长。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园本、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找到教育的契机是破题的关键。屈翠岚介绍,自2022年3月以来,30名教师围绕课题“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结构化思维的策略研究”开展了8次线下主题式研修,7所幼儿园承办了课题引领、送教下乡、主题研讨等活动。

“课程设计分为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园本课程以幼儿园主题性、系列化的活动为主;班本课程的开发则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依据其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屈翠岚说,课程的构建不仅在于组织活动,从观察思考、材料准备到环境营造都需要探究和重视。

屈翠岚名师工作室成员组织教研活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朋友做事时,大人不能着急下判断。读懂孩子的行为表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工作室成员、城北幼儿园科研室主任王杨说。

一次,有个小朋友要喝水,因找不到杯子向王杨求助。王杨灵机一动,反问孩子应该怎么办。孩子的建议令王杨惊讶。“我们可以给自己的物品做上标记呀。”孩子说。于是,“标记大行动”在班级中开展起来,孩子们兴冲冲地给自己的毛巾、水杯、书报柜都做上了属于自己的标记,并骄傲地相互介绍。

小小标记不仅让物品变得整齐,孩子们在做标记的过程中,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自我管理也得到了锻炼。王杨说:“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丰富理论知识,同时要细心看、用心想,用理论指导实践,会发现生活处处藏着教育的契机。”

在屈翠岚名师工作室的集中研讨中,工作室成员会经常进行类似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工作室也用专家专题讲座、教研员观摩指导等学习路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互学共研,提升了教师学用结合的能力。

4 .立足所需,育“有用”人

——张永鸿名校长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实践

“名校长工作室成立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让成员具有更高远的办学眼光,培养出能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张永鸿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学校校长张永鸿说。

张永鸿名校长工作室“另辟蹊径”,成员们研讨的话题,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培养“有用”的学生身上。

如何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匠人”?工作室将工作主题定为“强化类型教育,助力中国西部工匠城建设”。

“泸州有60万人口从事建筑行业,是四川省的建筑大市。泸州的建筑专业人才主要来自于两所学校,一所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另一所就是我们。“张永鸿介绍,为泸州输送大量优质的建筑专业人才是该校的“使命”。

从事教育工作之前,张永鸿曾在北京当过两年项目经理,因此,他很清楚工程一线究竟需要怎样的人。张永鸿将自己的人才培养心得整理出来,为工作室成员划定重点工作——聚焦“技能大赛”研究。技能大赛既是对职业学校办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技术水平的考量。

为此,工作室12个成员学校每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大赛”活动;工作室邀请教育部专家,并联合四川省赵晓鸿名校长鼎兴工作室泸州工作站、四川省林子杰卓越校长工作室开展线上研讨活动;各工作室成员之间及时分析国赛、行业赛、市赛各级别比赛,找到经验与教训。

工作室同样注重“对外培训与服务”研究。在工作室的号召下,2021年12所成员中职学校开展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22项,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参与5057人次,面向社区、村(社)、居民、农户等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22项,面向社区、村(社)、居民、农户等开展的技术服务受益2769人次。

(点击大图下载版面PDF)
© 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